女主她有靠山[快穿年代] 第19节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杨玉兰冷冷地看着亲娘,“我给你送的年礼是五斤猪,不算少了,给那你放屋里了,至于这些糖果罐头,本来我是看在苗苗呆在娘家,受嫂子照顾,买来给侄子解馋的,可他们怎么对苗苗的,好意思吃我买的东西吗?我就是扔了,也不想给他们吃!”

  小刚也就七八岁的年纪,正是讨嫌的适合,见姑姑放狠话不给,竟然上手抢,可他年纪小,怎么可能抢得过大人。

  杨玉兰就是不给,她提着东西,领着闺女,去收拾一下闺女的衣服,领闺女立马走人。

  杨玉兰亲妈跟在后面团团转,还跟闺女解释:“小刚可是你亲侄子,他还小,又不是有意欺负苗苗的,你别跟他一般见识。以后我不让他欺负苗苗就是了。我这就给你做饭了,你收拾东西干啥?”

  杨玉兰亲妈觉得不妙,立马拦着闺女不让收拾。其实说起来,她还是愿意养苗苗这个外孙女的。口粮又不用她出,还每月得五块钱。天知道她就是算集集攒蛋卖,一个月也卖不了五块钱。

  一个月五块,一年六十,苗苗在这里,闺女手头有了钱,来时肯定买不少东西,全是赚好处的事,她干嘛不愿意养苗苗。

  杨玉兰都是把钱给亲妈,她妈不傻,自然不会给儿媳妇。小刚她妈得不到好处,不就整天骂苗苗是“没人要的赔钱货”“吃白饭的死妮子”。可是骂骂又不疼,杨玉兰亲妈不会管教儿媳那张嘴。她自然不知道这些话对苗苗造成的心理伤害有多深。

  既然杨玉兰打算带闺女走,她妈还能拦得住。她从她妈手中抢过包袱,“这些都是苗苗的衣服,我带走了,以后不用你养苗苗了。”

  说完就要领苗苗走。

  杨玉兰亲妈赶紧拦着,“你生那门子气呀?不就是小刚推了苗苗一下吗,值当你发这么大火?跟犟上了,要带苗苗走。哪有你这样的,当初没人养苗苗,你就给送娘家来,现在不说一声,就带孩子走,有你这么办事的吗?”

  杨玉兰忍无可忍质问:“妈,这大半年你是怎么对苗苗的,心里没数吗?非得我说出来。”

  “我怎么了,我给你带孩子还带出错来了,你还跟我大声说话,你去城里干了几天活,涨本事了是吧。我怎么苗苗了,我是缺她吃还是缺她穿了,不就是让她干了点活吗,在农村哪家娃娃不干活。”

  “可是苗苗还小?”

  “五六岁不小了,好多人家闺女都跟苗苗这么大就干活……”

  可杨玉兰让娘家帮忙养闺女,不是来让闺女干活的。她又不是没给口粮,还给了钱,娘家不该这样对她的孩子。

  杨玉兰觉得跟亲妈说不通,拿着东西领着闺女直接走人,就算她妈拦着都没拦住。杨玉兰是铁了心要把闺女带走。放亲妈家都不让她放心,还能把闺女托付给谁,只能带到城里来了。

  至于娘家那头,等赶紧回来的杨玉兰嫂子得知小姑子把闺女接走,问婆婆:“为啥把孩子接走了,在咱家不好的吗,又不缺孩子吃喝。她接走了,等她去城里谁给看着?说不准等下还得送回来。”

  杨玉兰亲妈也是这么认为的,她撇撇嘴说:“不就是小刚推了苗苗一下,让玉兰看到不愿意了,还有,你不是老让玉兰拾柴火吗,的受伤划拉几道口子,手还冻出了冻疮,玉兰看了心疼,不愿意了,生气把孩子接走了。”

  “拾个柴火咋了,谁家孩子不拾柴火,不拾柴火咋做饭呐,苗苗只要在咱家吃饭,就得拾柴火。小姑子也是,谁家孩子还没点伤,没个冻疮,就她矫情。看着点吧,她没处托付孩子,还得把苗苗送回来。”杨玉兰嫂子说完,随后问:“小姑子大半年没回来,这次回来没给你买点好东西孝敬一下?”

  说到这个,杨玉兰亲妈拍着大腿懊恼地说:“她倒是买了不少东西来,可是一生气只留下五斤,糖和点心罐头又逗带走了。”

  小刚还嘴跟他妈告状:“妈,姑姑带来好吃的不让我吃,又给拿走了。”

  杨玉兰嫂子埋怨:“小姑子都把东西带来了,你怎么还让她带走,咋都得留下,你看把小刚馋的。”

  “……我倒是想留,可她也得松手啊。”杨玉兰亲妈本就不是多么有主见的人,要不平时她都不住儿媳妇。

  倒是杨玉兰亲爸听了前后话说:“行了,别叨叨了,以后就当没这个闺女。”

  杨玉兰嫂子看公公发话,她也不敢再说什么了。

  婆媳俩孩盼着杨玉兰把孩子送回来,可是直到天黑都没见杨玉兰和苗苗的影子,俩人这才明白:玉兰这次真恼了,不想让娘家看孩子了。

  其实婆媳俩都明白,杨玉兰给粮食给钱,让帮忙养苗苗,绝对是稳赚不赔的事儿。苗苗都五岁了,基本不用大人照顾,吃饭穿衣都能自己解决,平时也就做饭多添漂水的事儿。苗苗一个小闺女,本吃不了多少东西。

  就算她想吃好点,姥姥舅妈也得给啊,可是两人都不稀罕她,平时也就能吃晌饭,要说吃多,那是不可能的。饭量都是有数的,一顿饭给苗苗盛多少粥,吃多大块窝头,定量,绝对不会多给。若是家里有点好吃的点心糖果,基本没苗苗的份儿,都是姥姥偷偷拿给她表哥吃。

  现在可好,苗苗直接让杨玉兰走,家里钱粮两失,想再把苗苗接回来,还得亲自拉下脸去接孩子。

  杨玉兰亲妈还真舍不得闺女给的那份钱,第二天她空去闺女家去了,一看大门紧锁,家里跟本没人。邻居告诉她:“一大早带着苗苗去城里了。你闺女现在出息了,在城里赚钱,我看她这半年都养白了,可比在乡下种地强多了。”

  杨玉兰亲妈不好意思跟邻居说她是来干啥的,哼哈两句灰溜溜地回去了。回到家就跟家人抱怨闺女脾气大,不贴心,不顾娘家……

  可是不管她说啥,都挽回不了杨玉兰带走闺女的心。

  杨玉兰做主把闺女带进城,其实是心存侥幸,想让闺女跟在她身边。毕竟孟家一个小院有好几间住房,现在只住了她跟孟卫东两个。如果闺女住下,她看的严点,不让闺女打扰孟卫东,应该不碍事。

  当然,她也想过退路。如果孟家不让闺女住下,她就先把闺女安排在表姐家住着,然后再想办法安置闺女。

  她这属于先斩后奏了,幸亏孟卫东和孟老都是大度的人,没跟她计较,不然这活不一定保得住。孟老也是看方局长的面子,毕竟是他家亲戚,能照顾还是照顾点,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他希望杨玉兰照顾卫东也上心点。

  孟老把让苗苗住下的决定告诉杨玉兰,的杨玉兰不知说什么好,频频给孟老鞠躬道谢,得孟老略尴尬。好在杨玉兰在城里呆了这么久,知道看人脸,给孟老道谢后,赶紧忙活着去干活了。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