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大王回山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狄青也不願意離開殿前司,逃往遼國避難。他對國家之忠,遠超羅大成這樣沒有在大宋生長的人,而狄麗娘則是對丈夫的忠誠,超過了一切,縱是刀山火海,她也只有陪羅大成一同闖上一闖。
對於妹妹如此堅定的心意,狄青也是無可奈何。看起來大宋境內他們是無法呆下去了,也只能嘆息着放他們離去,卻堅決要求他們將太后留下,不可讓大宋的太后,淪亡於異國,被契丹人當作人質來威脅大宋。
舅兄的面子,自然是要給的;羅大成也覺得帶着劉太后是個累贅,乾脆做個順水人情,把劉太后給狄青,讓他帶回去領功。
聞聲而來的衞國長公主卻堅決反對李宸妃也跟着回去,只説母親若回到東京,就只有死路一條。而李宸妃雖然哀哀哭泣,卻拗不過女兒,況且已經見了兒子最後一面,看到他當上大宋皇帝的模樣,已經完成了一樁心願,倒也不會太過執拗,事情便這樣定了下來。
這一次殿前司來襲,卻是皇帝實在受不了心中的折磨,生怕母親被帶到遼邦去,從此天人永隔,因此才不顧一切發下命令,令殿前司出動,務求一擊必中,誰知卻被盡殺,若非有狄青之功,只怕他的腸子都要悔青了。
趁着殿前司的人大都被斬殺於此,別人尚不及追上來時,羅大成立即帶着狄麗娘、李宸妃、衞國長公主和兩個小道姑,一行六人向北疾馳而去。
二十餘匹馬都從馬車上解了下來,將衞國長公主從前積蓄的細軟綁在那些駿馬背上,六人騎上快馬,打馬如飛,朝北奔馳,速度比之坐馬車要快了許多倍。
狄麗娘與那兩個小道姑都善騎馬。只有李宸妃身體虛弱,只能和女兒共騎一匹。不過二人都是身形纖細,坐在馬上,也不會讓馬覺重負,奔馳速度還是十分快捷。
打馬馳出數十里,羅大成陡然聽到身後傳來急驟的馬蹄聲,回頭看去,只見有數十匹戰馬從後面疾追而來,馬上騎士,俱都穿着殿前司侍衞服飾。一邊追一邊大罵,喝令要他把李宸妃和衞國長公主留下。不然必亂箭殺他。
羅大成看那裏面沒有狄青,心中稍寬,立即喝令其他人繼續向前奔馳,不可停留;而他自己則拉馬轉身,朝着那些追兵奔去。
曠野之中,大道之上。塵土飛揚,盪風中。羅大成縱馬疾馳,筆直地朝向那些追兵飛奔而去。
馬蹄聲急促響起,兩邊飛騎,相對狂奔,剎那間互相接近,鐵蹄踏處,起黃土飛揚,將整條大道,化入塵煙之中。
相對疾衝處。無數利箭從對面疾而來,霎時將羅大成連人帶馬籠罩在箭雨之下。此時李宸妃與衞國長公主都不在他的身邊,那些侍衞自然可以放手施為,只求
殺了他,好去救公主回朝——至於衞國長公主可能與刺客同黨之事。以他們的階層,都沒有資格知道。
羅大成右臂振出,掌中緊握長矛,槍尖散出大片寒光,撞在箭尖之上,將
來的羽箭盡皆擊飛出去。
這枝長矛,是他預先準備好。掛在馬頸上的,此刻剛好是用它之時。
戰馬相對疾馳。速度何等之快,轉瞬間便已到了對方面前。
身材強壯的侍衞們放聲怒吼,面對挾持太后的惡徒,揮出刀劍,狠命劈刺向羅大成的身體。
奔馳中的戰馬錯而過,羅大成特意拉開與敵人的距離,讓他們的刀劍不能及到自己身體,掌中長矛疾刺而出,以閃電般的速度,刺向疾向自己
來的馬上敵人。
騎馬戰鬥的經驗,他要強於這些侍衞。當罡氣自槍尖上暴而出,噗地一聲刺在一名侍衞的大腿上時,護體罡氣陡然被槍罡震散,槍尖直透大腿而入,鮮血自槍尖創口處噴
出來,那侍衞放聲大叫,一頭從馬上栽下去,頭部撞在大道上,直撞得半死不活。
馬蹄起地黃土霎時將雙方籠罩其中,羅大成
下戰馬撒開四蹄狂奔,在那些駿馬身邊馳過,馬上戰將
槍疾刺,噗噗聲接連響起,不時有侍衞大腿、肋下中槍,慘叫着跌下馬去,縱然未死,也失去了戰鬥之力,半晌爬不起來。
數十匹駿馬在大道上疾奔時,形成長長的隊列。羅大成縱馬向這隊列疾馳而過,掌中長槍如電
一般,讓那些侍衞無可抵擋,紛紛倒撞馬下。縱然有人拼力舉刀劍擋住他刺來地長槍,也被槍上所挾巨大力道震得
中氣血翻湧,難受至極。
羅大成縱馬與大隊人馬錯而過,直將最後一名侍衞刺下馬去,方才勒馬轉身,遙望身後隊列,卻見已經是戰馬逃散,整條道上,受傷的侍衞已經排成了一長串,倒在地上哀聲慘嚎,鮮血從大腿、肋下
出,灑紅了黃土。
剩下的十幾名侍衞,已是臉上變。雖然聽説了這刺客厲害,終究是聞名不如見面,此時面前刺客之恐怖,已經超出了他們的想象。身在疾馳的戰馬上,還能有如此準確的判斷和快捷
準地槍法,每一槍於疾馳中刺出,都指向對方身體,偏又不傷人命,如此
確,尤為可怕。
但皇命在身,不可有違。那十幾侍衞對望一眼,立即拉馬轉身,朝着羅大成疾馳而去,從四面八方接近他,隱隱形成包圍圈,將他圍在當中。
羅大成卻是戰意昂揚,並不將這些人放在心上。如狄青那般的高手,本是殿前司的王牌,方才手一次,長槍刺到他們的刀劍上,便可知道,他們距狄青相差甚遠,雖然總體實力高,但還威脅不到自己。
在他們合圍之前,羅大成便已縱馬馳出,直奔一處缺口奔去。
兩名侍衞,慌忙衝上前來攔阻,被羅大成振開雙臂,將漫天槍花刺來,不由大驚,慌忙舉刀劍抵擋。
槍影之中,陡然間忽然看到羅大成的身體從馬躍起,落在地面上,大步狂奔,眨眼間便已躍到一個侍衞身邊,槍尾出,重重撞在他的
腹
接處,力量極大,登時便將他本極微弱的護體罡氣震散。
被槍柄重擊在膻中,那侍衞眼前一黑,登時便張開嘴噴出一口血來,身子被砸得向後仰去,轟然摔落地面,昏厥過去。
另一名侍衞見狀大驚,勒馬轉身,準備要面對羅大成,卻被大步飛奔的羅大成繞到他的馬後,長槍輪起來用力橫掃,砰地一聲砸在他的後處,將他橫着砸飛出去,
部劇痛麻木,半身已經失去知覺,轟然摔落地面時,衝力未消,在地上連滾幾滾,直摔得灰頭土臉,手臉俱都被擦出血來。
羅大成急奔兩步,縱身一躍,卻騎到了他的馬上,腿雙一挾,驅着駿馬直向前衝,追向另一名侍衞。
眼見他身法如此詭異,侍衞心膽俱裂,未及近身,便瘋狂嘶叫着,揮舞大朝他狠命砸下,卻被羅大成舉槍一挑,臂上用力將大
振開,侍衞門户大開際,被長槍如毒龍般刺來,噗地一聲將他挑於馬下,肩部被刺了個透穿,栽在地上,半死不活,再也無法爬起來繼續攻擊。
殘餘的十幾名侍衞,包圍圈就此告破。被羅大成騎着戰馬追到身邊,一一擊落馬下,當長槍電刺而來,挾着猛烈至極的力道,這些侍衞無法抵擋,只能轟然落馬,捂着傷口慘叫不已。
縱有馬術高強之輩,卻也防不住羅大成縱馬馳近身邊,突然跳下馬來,閃電般地繞到身後揮槍橫掃,甚至是以槍尖當匕首般亂刺,都中槍落馬,心中恐懼惶惑至極。
當最後一名侍衞絕望地縱馬衝來時,羅大成已是面含微笑,陡然暴喝一聲,長槍高高舉起,如巨般兜頭砸下,挾着劇烈罡風轟擊而下,隱然雷霆之聲,重重擊在那侍衞的寶劍之上,登時砸斷了他的劍刃,槍桿處罡氣湧現,狠砸在他的肩頭,登時便將侍衞砸下馬去,肩骨碎裂,一頭撲在黃土之中昏厥過去。
茫茫曠野之上,黃土漫漫揚起。無數戰馬四面胡亂奔馳,或是圍在主人身邊哀鳴,而它們的主人都躺在地上,身上鮮血淌。沒有昏過去的,都用憤怒恐懼的目光看着那強大的敵人縱馬疾奔,耀武揚威般,在自己身邊疾馳來去。
看着敵人都已被擊倒,羅大成縱馬追上他們的坐騎,取出長繩來將所有駿馬地繮繩拴成一串,拉着這長長地一串駿馬,仰天縱聲長笑,順着大道疾速向前奔去,只留下震天的長笑聲與鐵蹄轟響,以及漫漫塵沙,揚於長長地大道之上。
他帶着這數十匹戰馬,疾奔向前,一直追上前面的五名女子,招呼她們下馬休息片刻,每人都換了戰馬,繼續向前奔去。
身後追來的敵人都失了戰馬,只能相互攙扶着,在這荒無人煙的地區中苦苦找尋歸路,再無法追擊他們。而羅大成還不放心,讓每人都不停地換馬奔馳,以最快的速度,奔向宋遼邊境。
當接近邊境百餘里處,羅大成帶着她們繞了幾個大圈,小心地將馬蹄印抹去,在荒無人煙處繞來繞去,避開所有行人,漸漸接近了自己曾做過大王的山寨。
山寨總管沐侯官得了嘍羅傳上山來的消息,立即帶着寨中所有嘍羅出外恭,人人俯伏於地,長長的山道兩旁到處都是恭敬伏地的嘍羅,齊聲叩首稱頌道:“恭
大王回山!恭
老夫人和兩位壓寨夫人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