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五章:胡軫歸降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就在郝萌朝着關門處衝過去的時候,轉機出現了。在西涼軍的後方,葉華和夏牟料理了段煨的千餘敗兵。兩支部隊會師之後,葉華問明夏牟函谷關的情況,聽到夏牟説只有這一支六千人的隊伍去攻擊函谷關之後,葉華便大概猜到了西涼軍的計謀了。

夏牟聽了葉華的話,知曉還有一支兩萬人的西涼軍隊伍,頓時嚇了一大跳,還好那隻隊伍怕夏牟的人會逃有人逃回去,沒有對他們出手,否者的話,這四千多人是必死無疑。

兩人沒有遲疑,既然還有一支兩萬人的西涼軍隊伍,那麼想必他們此時正在攻擊函谷關。

果然,等兩人帶着大軍趕回去的時候,西涼軍正在朝着函谷關不計死傷的攻擊。當即,擲矛戰士便將一批短矛投了出去,落在西涼軍真在後面等着的那些士卒中間。

剎那間,一千支短矛紮在西涼軍士卒的身上,發出“噗噗”的聲響。被刺穿的那些士卒有的沒有被殺死,當即便發出孤苦狼嚎的慘叫聲。

那些西涼軍士卒聽到後面有異動,回頭卻發現殺出了一支朝廷軍。在他們的預想中,那支追着段煨的朝廷軍會一直追下去,不可能這麼快就回來了呀,畢竟都是跑,逃命的總歸會跑的快一點才對呀。

而且,現在出現在後面的朝廷軍和之前的那支軍隊有些不像,也是然他們何時不解。可是,現在不是想這麼多的時候,部分西涼軍的士卒在統領的指揮下,轉身便朝着朝廷軍殺來。

只是,葉華會傻到將一千擲矛戰士擺在前面受西涼軍的直接衝擊麼?一千長槍兵擺在擲矛戰士的前面,直接面對西涼軍的衝擊,而擲矛戰士站在長槍兵的身後,還可以繼續朝着西涼軍投擲短矛。

這讓那些西涼軍是苦不堪言,他們也是帶了弓箭手來的,可是,那些弓箭手全部被派往函谷關前面去和關牆上的朝廷軍對,以掩護西涼軍的攻擊。只是這麼一來,後方的這些西涼軍可就慘了,不僅要面對前面長槍兵帶來的威脅,還要隨時提防才能夠天而降的短矛。

郝萌帶着的後備營投入了關門的爭奪之後,頓時讓胡軫的西涼軍大吃不消,一步一步被的撤了出去。

胡軫撤出去之後,看着關牆上的朝廷軍,頓時大中計。這關牆之上的朝廷軍就有不下三千人,關門處的爭奪投入了至少千餘人,當初函谷關的情報説函谷關只有六千餘人,可是現在出現了就有近九千人了,加上關牆上死去的朝廷軍士卒,這函谷關起碼藏了萬餘人。

“中計了,撤!”胡軫退出關門處之後,便對着本方軍隊大聲喊道。那下令的統領聽得胡軫這麼説,連忙鳴金收兵。可是,在鳴金之後,他們才發現,在後方居然還有戰。

要説這函谷關確實是難攻易守,儘管胡軫帶了兩萬西涼軍過來,可是除了關前的一段地方相對開闊之外,西涼軍後方的士卒還在兩裏多地之外。在開始的時候,函谷關殺聲震天,所以胡軫他們沒有聽到後方傳來的喊殺聲。可是現在前方剛剛退兵,後方傳來的喊殺聲便清晰可聞了。

胡軫他們這個時候是亂了套了,這種地勢,是逃也沒有地方逃啊,難不成還往山上逃不成?可是秦嶺之中多險惡,誰敢往山上逃呢?

胡軫這個時候兩難選擇,可不代表徐榮和麴義會放過過他們。他們在函谷關中,也是聽到這些人背後傳來的喊殺聲,頓時,這些人便顧不得方才苦戰的疲勞,帶着大軍便殺出關來。

關門處堆積了太多的屍體,徐榮便帶着大軍直接借用之前西涼軍攻關之時用的雲梯殺出關外,看的那些西涼軍是傻了眼。

“降者免死,還不投降!”徐榮衝下關牆之後,便對着對面的西涼軍大聲的叫喊道。聽到主將這麼叫,其周圍的那些士卒也是跟着大聲的叫喊了起來。

“將軍,那好像是徐榮將軍。”這個時候,胡軫身邊的一名統領看到徐榮之後,便對着胡軫説道。

胡軫哪裏沒看到那人是徐榮呢,只是胡軫不好説罷了。此時,胡軫聽到身邊的統領説出徐榮的名字,既沒有大聲呵斥,也沒有出言制止,只是嘆了一口氣,其意已明。

那些西涼軍的士卒聽到對面的居然是徐榮將軍,頓時,一個個手中握着的兵器不由的鬆了一鬆。若是能不死,誰想死?在之前,他們擔心投降了也會被殺,但是現在,他們知道對面的是他們原來的徐榮將軍,他們心中的死志便不由得鬆了一分。

“降者免死!”看着西涼軍還沒有動靜,徐榮又再次喊了一句。他知道函谷關中到底有多少人,先前即便是函谷關的關門失守,這些西涼軍的士卒也未必就能拿下函谷關,此時這些西涼軍已經沒了士氣了,再戰下去,這些士卒必定會全軍覆沒。徐榮畢竟曾是西涼軍的統領,而這些人當中,説不定就有他原來的部下,他下不去手。

“還不投降,在等什麼?”徐榮直直的拜年走到西涼軍面前,大聲質問道。

胡軫看着徐榮就在自己的眼前,他知道徐榮的武藝不如他,他如果現在出手,一定能將徐榮殺死。可是,胡軫也下下不去手,畢竟曾經同為行伍。嘆了口氣,胡軫排眾而出,走到徐榮的面前,跪下説道:“前將軍董卓帳下,西涼將領胡軫,率眾投降。”西涼軍驚了,徐榮也有些吃驚。他知道胡軫考慮到西涼軍如此多的士卒的命,一定會投降,但是沒想到的是,胡軫是以董卓帳下將領的名義投降的。

胡軫如此做,自然有他的道理。就是想告訴徐榮,我們曾為袍澤,這些人若是投降了,便不能殺。其二,也是告訴那些西涼軍士卒,我們是董卓的將士,而不是那所謂四世三公袁家袁紹的將士。

那些西涼軍的將領也是不滿袁紹,袁紹自從接手董卓的勢力之後,就一直在擴充他自己的實力。西涼軍曾經十數萬人,可是現在,除了胡軫和段煨的這兩萬六千人,就只剩下董承手下還有萬餘人。

可是袁紹的嫡親將領呢,淳于瓊手下配了足足五萬人,就這些人便超過了西涼軍的總數了。文丑的部下五千人,可是這五千人,盡是重甲騎兵,其戰力不比三兩萬的西涼軍士卒差。

既然如此,那便是降了又如何?而且,眾人也不是未曾拼過,只是實力確實不行而已。

一時之間,西涼軍的士卒如多米諾骨牌一般,嘩嘩的就跪了下去,繳械投降。那後面的士卒還不知道什麼情況,就看到前面的人跪下來了,頓時,也是跪了下去。那和朝廷軍還在戰的西涼軍士卒打着打着覺得不對勁了,後面居然沒人支援,回頭一看,盡然都跪在地上了。於是,這些人也是順勢跪下,跪地投降的時候還不忘扯一扯身邊戰友的衣服。

這一戰,確實慘烈。胡軫帶了兩萬人來,可是在最後,投降的卻只有萬餘人出頭,其餘的,盡皆戰死。而朝廷軍方面,先登營死傷超過七百人,長槍兵死傷四百餘人,其餘的士卒死傷也有三千餘人。

儘管損失慘重了點,但是畢竟是大大的打擊了袁紹的實力。而守住函谷關之後,徐榮他們也沒有撤退,只是讓張繡帶了五千人回去報告情況,其餘的人卻是在謀劃着如何能打下潼關。

洛陽城中,黃聰已經放了出來。葉墨之前收到消息,袁術動了。這個時候,葉墨才明白自己為什麼會心神不寧了。

葉墨想過劉表會有動作,想過陶謙會突然恢復年輕時的霸氣,想過匈奴人會再次捲土重來,唯獨沒有想到袁術會動。袁術向來與袁紹不和,就是為了爭奪袁家家主之位。

袁術和袁紹都有異心,都想要稱帝。但是,袁家的資源就只有那麼多,唯有得到袁家全部的資源,他們才有可能會成功。而在葉墨的前世,兩人各得袁家一半資源,兩在一段時間裏面也是東漢末年最大的兩個諸侯。

但是這一世,皇權仍在,袁槐未死。在葉墨的勸説之下,袁槐也打算將袁家的家主之位給袁遺,袁遺這個時候也是在洛陽城中為官。袁家的資源既然沒有袁紹和袁術兩位的事,那這兩位會聯合也就説的過去了。畢竟,兩人都不是傻子,或者説袁紹不傻。

袁術呢,只要有足夠的利益,只要讓他開心,他就可能會聽從你的做任何事情。袁紹外寬內忌,優柔寡斷;但是袁術不同,袁術可以將所有的士卒都到紀靈手中,儘管紀靈不是很擅長統兵;也可以讓楊弘為他出謀劃策,儘管楊弘沒什麼大的本事。

而之後,紀靈於袁術,到後來統兵作戰也是可以了,楊弘最有點私心,但是為袁術出謀劃策、出使奔走也是不遺餘力。

葉墨將黃聰從死牢中帶出來,就是要讓黃聰帶人去戰袁紹。此時,朝中幾無統兵大將,此人既然能統領衞,那想必也能統兵作戰。而朝中現在也是幾無兵馬,能動用的,除了典韋在訓練的五百雙手劍士之外,只能從軍中調處一千人而已。而袁術出動的大軍,數量至少在三萬。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