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四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啊?不讓我們軍攻打太原府?”馬鼎南難掩滿臉失望。他還以為自己終於有施展才能的機會了,可沒想到司令員將自己調上來,是給城裏的清軍把門,不讓他們出來,這與馬鼎南想象實在差的太遠。
左宗棠淡淡道:“周圍團練活動頻繁,對我攻打太原府已造成極大威脅,必須早清除。城裏清軍人數眾多,壽卿、朗青屢次作戰,部隊損耗不小,若使城裏守軍突圍出去,恐怕前功就要盡棄。你部人數雖少,卻系我軍
鋭之所在,諒城裏那些跳樑小醜,就是想突圍,你部也不會讓他們得逞吧?”
“這倒是。”馬鼎南迴答的有些不是很情願。
“馬軍長,你部佔領東山、西山陣地後,不能一味死守,如條件許可,也要嘗試一下是否能攻下東山那邊的羅山。”左宗棠好象沒聽出馬鼎南話説的很勉強,按照他的思路説了下去。
“東山乃太原府天然屏障,羅山高出太原府五百餘米,自山上可以俯視太原整個城池。明末寇李自成,就是先佔領了羅山,然後朝西平推,這才攻下太原府。我軍要打下太原府,羅山不可不拿下!”馬鼎南一聽,司令員並沒有光讓他死守,還是允許他活動活動手腳,不愉快的心情立刻飛到九霄雲外,只要能主動打擊敵人,而不是死守,他自然很樂意執行。
馬鼎南認為很多時候“死守”就是“守死”的代名詞。湖口一役,雖然第五軍打出了威風,可他的部隊損失慘重,讓馬鼎南不能不後怕。進攻,讓敵人“守死”這才是他第五軍應該做的。
馬鼎南有些躍躍試了,他想從左宗棠嘴巴里套出一些情報,開口詢問道:“司令員,羅山那邊守敵有多少?”
“羅山守敵約在一萬三千上下,由馬心楷擔任統制的第四師守衞。”
“馬心楷?”馬鼎南覺得這個名字自己十分耳。
“是以前震字營營官馬復震嗎?”
“正是他。”左宗棠嘆息一聲,很是惋惜。
馬鼎南有些瞭解,不再詢問。
馬復震是安徽桐城人,字心楷。他的祖父馬瑞辰、父親馬三俊都死在太平軍槍下。
一八五九年(咸豐九年),馬復震由吳廷棟推薦給曾國藩,一八六零年,他奉曾國藩之命募集“震字營”與太平軍作戰,後來馬復震跟隨升為浙江巡撫的左宗棠進入浙江與太平軍和後來的解放軍作戰。戰鬥中,馬復震先是升為副將,後來又升為總兵。
一八六三年,打算撤離寧波的左宗棠,率領楚勇剛到紹興府,就讓太平軍與解放軍圍困起來,馬復震當時也在包圍圈中。在壓力下,左宗棠打算起義投奔解放軍,而馬復震因為與太平軍之間有着不共戴天之仇,他堅決反對“投降”後來見事不可為,馬復震拋棄部下,化裝潛逃出紹興,一個人獨自一路跑回清廷控制區。
此人喜嗜酒,往往至於大醉泣下,即賦詩以自遣。左宗棠對他還是比較欣賞的,對馬復震沒有跟着自己在解放軍幹,常引以為撼。
左宗棠原本打算讓十三師進攻東山,只是在知道馬復震成了清軍第四師統制,並且現在就駐守在東山後,左宗棠不得不調整部署,讓與馬復震沒什麼瓜葛的程學啓師進攻東山,而將與馬復震知的劉松山十三師從出發陣地撤下來,調整到鄭村方向。可就是這樣,最終程學啓師也不過攻佔石咀後,就再也無法前進一步了,這個頑固的馬復震是拼了
命,非要阻止左宗棠前進不可。
“東山固然重要,西山也不能輕敵。防守在西山的是清軍第二師,統制是鮑霆。”馬鼎南在聽到東山守將為馬復震後,眉頭已經皺了起來,他明白左宗棠與馬復震的關係。看來左宗棠的十一師沒有拿下東山,與左宗棠有心障是分不開的。而左宗棠正是因為如此,才將自己這跟馬復震沒關係的第五軍調了上來。可沒關係是沒關係,馬鼎南必須想到如果殺了馬復震,左宗棠會有什麼反應。最好,當然是能活捉馬復震,並且讓他投降了,只是這好象很難。
還沒想到如何對付馬復震,左宗棠後面説的話,更讓馬鼎南眉頭皺成一團。
這個鮑霆豈是那麼好對付的?
説鮑霆很多人不清楚,可要是説鮑超,大家都知道他是誰。
鮑超,字霆,他是四川奉節人。與馬復震一樣,鮑
霆也是屬於曾國藩湘勇系統。
咸豐初,鮑超追隨向榮到廣西鎮壓起義,後加入湖南協標,一八五六年(咸豐六年),鮑超創立“霆字營”五營,一八六零年,因為與多隆阿不和,乞假回故鄉,曾國藩見他是個人才,奏準清廷,將鮑超改為歸他曾國藩指揮,同時,賜號博通額巴圖魯。
一八六二年,鮑超與北上救援當時天京的温州解放軍在皖南、浙西狠狠打了幾仗,不光將解放軍趕出皖南,還佔領了徽州。為此,鮑超被清廷賜黃馬褂、授浙江提督、予雲騎尉世職。
一八六三年,鮑超統率他的霆字營自徽州朝杭州進攻,想全力援救當時還在清廷方面的左宗棠部,結果在杭州與當時太平軍侍王李世賢的部隊打的難解難分,李世賢沒消滅“清妖”鮑超,鮑超也無法將左宗棠救出來。
紹興戰役結束後,鮑超放棄杭州,逃回皖南,後一路撤退,一直撤到湖南。當解放軍發起湖南戰役後,鮑超雖然全力應戰,卻因實力相差懸殊,部隊被殲滅,他率領部分敗兵逃過長江。
馬鼎南在徽州與鮑超過手,鮑超過了長江後,戰場上一直沒有聽到他的消息,他原本以為鮑超因為戰敗,讓清廷給處決了,沒想到自己卻在太原府這裏又跟這個“老朋友”見了面。
馬復震有多大本事,馬鼎南不知道,可鮑超的本事馬鼎南卻是領教過的。連楊首長當時在徽州都因為不想與鮑超打下去,帶領部隊打到江西去了,馬鼎南不相信自己比楊首長還要厲害。
還真是遇到硬仗就想起我們這支主力部隊!這兩塊骨頭可真難啃…馬鼎南肚子裏暗暗叫苦。要是讓他一個軍負責一個,不管是馬復震,還是鮑霆,馬鼎南都不會如此頭痛,一下子對付兩個,馬鼎南不知道自己應該如何是好了。
可他是解放軍百戰名將,怎麼能面對屢戰屢敗的清軍,表現出一絲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