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你身上還有銅錢嗎?”我説“給他一枚,問他在這裏快樂嗎?”

“無聊。”暖暖説。

北邊即是紀曉嵐的書齋——閲微草堂。

草堂內有幅紀曉嵐官服畫像,看起來叁分氣派、七分自在。

牆上掛滿字畫,還有一幅孔子的畫像。

草堂內主要分成待客飲茶、讀書寫作以及生活起居叁個地方。

整體看來,只是間簡單的書房,顯示紀曉嵐的澹泊與儉樸。

我們走到院子,院子很小,四周有些草地,西側有個大水缸。

有株兩層樓高的海棠孤伶伶站在院子東北角,在簡單的院子裏特別顯眼。

正對着海棠樹則有尊婢女模樣的塑像,手裏拿了把扇子。

李老師領着大家走到海棠樹旁,開始説起這株海棠的故事。

海棠是紀曉嵐親手種植,原先有兩株,其中一株在改造老房時被砍掉。

這是紀曉嵐為了懷念他的初戀情人——文鸞而種的。

紀曉嵐初識文鸞時,她才十叁歲,是紀曉嵐四叔家的婢女。

文鸞情乖巧、聰慧美麗,兩人年紀相彷,常在四叔家的海棠樹下嬉戲。

隔年紀曉嵐父親要帶着他離鄉赴京任職,紀曉嵐萬分不捨,臨行前匆匆跑去四叔家與文鸞道別,並給了她一枚扇墜作為紀念。

幾年後紀曉嵐回到老家,文鸞已亭亭玉立、標緻動人。

兩人在海棠樹下許下誓言、互訂終身,約好紀曉嵐取得功名後回鄉娶。

紀曉嵐初次應試卻名落孫山,一直等到二十四歲那年才終於高中解元。

紀曉嵐並未忘記當初的誓約,立即託人到文鸞家提親。

但文鸞父親趁機獅子開口需索鉅額財禮,親事因此耽擱。

文鸞並不知道父親從中作梗,以為紀曉嵐早已將誓言忘得一乾二淨。

從此憂思成疾,身子漸消瘦,終至香消玉殞。

“紀曉嵐悲痛絕,便在這裏親手種下海棠。”李老師説“二十年後,紀曉嵐有天在樹下假寐時,夢見一女子翩然走來,站立不語。醒來後,知道是文鸞,便向人詢問文鸞葬在何處,但人家回答説文鸞之墓久埋於荒榛蔓草間,早已不能辨識。紀曉嵐慨萬千,寫下《秋海棠》一詩。

這段夢境描述於他所寫的《閲微草堂筆記》中,你們可以讀一讀。”

“《秋海棠》這首詩,老師知道嗎?”暖暖問。

李老師微微一笑,指着一旁的石碑,説:“在這《海棠碑記》裏。”大夥圍過去看碑文,碑文上説這株紀曉嵐種植的海棠已經兩百多歲了,至今仍是來花開滿樹,秋來果實彎枝。碑文也寫下紀曉嵐當時的心情:萬端慟憐中,植此海棠樹,睹物思舊人,一生相與隨。

最後附上《秋海棠》的詩句:憔悴幽花劇可憐,斜陽院落晚秋天。詞人老大風情減,猶對殘紅一悵然。

大夥不勝唏噓,這時也才明瞭那尊拿了把扇子的婢女塑像是文鸞。

李老師讓我們在海棠樹下走走,試着受深情的紀曉嵐。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