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七:靈妖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尼江北告訴我“靈妖”是個女人,一個神秘的女人。
當然,一個排上四大高手榜的女人,肯定不會是一個普通角。
沒人知道“靈妖”的武功有多高,因為她從來就沒有跟人過手“靈妖”
通的是攝魂之術,她能讓對手聽到她的聲間或者看到她的容貌,再則就是聞到她的體香就喪魂失魄,最終變成傻瓜任她擺佈。
“靈妖”叫做唐鶯,從來就沒有人知道她長什麼樣,從來就沒有人能見到過她,因為見到過她的最終只有一個結果,不是死了就變成不會説話不會吃喝滿臉微笑的呆子。
據説,見過她的人,或者是聽到她聲音的人,都會浮起那種經典的微笑,彷彿自己看到了天底下最美好的事物,聽見了天底下最動人的聲音,或者是聞到了天底下最令人受用的香氣,然後就痴了…
這種人最終不會動不會吃不會喝也不會再有其他表情,整天就這麼甜美的微笑着,一動不動的只會傻笑,只果有人專門護理照顧倒還好,如果沒人去管的話,最後便會氣耗竭、直至慢慢死去。
見過“靈妖”的人,也許是這個世界上最美妙的不幸者。
因為他們去世之後,臉上都帶着那種美妙而滿足的微笑,就象他見過的東西值得他終生懷念無時不刻回味那樣,甚至為了這一刻,就是付出所有包括生命也無所謂一樣。
正因為如此,武林之中才覺“靈妖”唐鶯又可怕又神秘。===對某些
膽包天的男人來説,這種神奇的女人當然還有些嚮往,因為那些接觸過“靈妖”的人所體現的那種滿足和快樂的樣子,無疑都會浮起一種暇想;他究竟看到了什麼呢?
為什麼他臉上會浮起如此滿足而愉快的笑容,究竟是什麼樣的一個女人。才能讓這些人喪魂失魄魂不守舍呢?一個擁有如此強大魅力地女人。她是不是跟天上地仙女一樣美麗而動人啊?
這種聯想無疑會讓很多人浮起一種神往,希望自己也能看看這個神秘的女人。
一個這樣的女人,本來就象一樣令人
覺可怕和神秘。象這樣旁門左道地女人,按理是不應該成為四大高手榜上的名人地。
在發生“軍營門事件”以前。關於“靈妖”唐鶯的傳聞中規中矩,這個神秘的女人介於正之間。
所謂的“軍營門事件”發生在清未的時候,唐鶯曾經做過一件駭人聽聞地事情,這才讓人刮目相看。
那時候,在山西某地。有一個駐軍將領,帶着兒在某處駐紮。他有個兒子才十四歲,本來是個人見人愛聰明的公子哥可是,那一年且突然就變得痴痴呆呆地了。
那小子不過帶了倆隨從出去打獵,可是天黑了都沒回來,後來還是被將軍手下的兵給找回來的。
那些兵是在一個森林裏找到將軍兒子的,當時他公子跟幾個隨從都呆呆的站在森林裏,獵具扔了一地,馬匹什麼的都啃着草走到幾十米之外的地方去了,但是這位公子且跟自己的隨從呆呆的倚樹站着,滿臉微笑的遙望着前方。*神情曖昧而專注。好象正在跟自己親愛地情人對視。
兵士們上前跟他們説話,幾人且視若無睹。本就沒有理會他們,就象正在注視着一件最美妙地東西,己經沒有
力和心思再理會其他的人那們…那些前去找他們地兵丁才知道事情有些不妙。
這種情形令人大為奇怪,只是當時大夥還不知道這是什麼回事,而且公子沒傷沒病的,只不過是呆呆的微笑罷了,大夥也沒把事情想得如何嚴重,只當隔些時間他們就能恢復過來,於是把氫將軍的公子連同那幾個隨從一起帶回了軍營覆命。
將軍公子和那幾個隨從帶回家之後,那幾個人就象傻了一樣,他們的臉一模一樣,整天不吃不喝也不説話,就呆呆望着一處不動,浮起一種見到仙女才有的愛慕和專注,整天就這麼甜
的樣子。將軍的兒子當然有人照顧,那幾個隨從當晚就被下了大牢,每天不吃不喝就知道傻笑,到了後來,將軍還來不及追究他們的責任,他們且在十餘天之後面帶微笑的死掉了…
事發之後,將軍麾下有一位總兵,因為師出名門,算得上是半個武林人物了,因此對江湖上的事情略知一二,於是對將軍説:“將軍,據屬下所知,公子只怕是遇到了妖靈唐鶯了。*”將軍當然不知道這些,於是問道:“唐鶯是什麼人?”那位總兵於是給將軍解釋道:“回將軍,據屬下所知,唐鶯是一個專門攝魂的左道術師,據説她長得傾城傾國,美豔不可方物,天底下只要是男人,看到她不無會被她得死去活來神魂顛倒,然後面帶微笑浮起心滿意足的樣子,被她的蠱惑之術
倒的人們,正如公子這樣,終
痴痴呆呆的茶飯不思意亂神
。”那位總兵將自己所知的給將軍一一道來,將軍聞言
然大怒,怒喝道:“象這種禍國殃民的妖
之徒,我既能聽其為禍民間,既然如此,我必將她斬於帳前,以壯本官的軍威!”於是傳令下去,起兵去公子打獵的左近,進行了地毯似的搜索,想把這個神秘而詭異的女人給抓住。
總兵含怒下令,號令三軍傾巢出動,千軍萬馬於是把那山圍得鐵桶一般,一寸寸往前搜,志在必得。
當時唐鶯正隱在此山之中,這時候被這個將軍揮兵這樣搜索下來,竟然被一隊給搜到她的隱居之所。
唐鶯隱居在一個依山傍水、風景秀麗情如畫的地方,而且她打算在該處長住,附近被她
心修飾,搞得象畫中一樣,不僅有趣情而且有品味。令人一見就改曠神怡。^^^^神清氣
。
士兵們見該處神神秘秘的,當下團團圍住,不僅用弓箭往屋裏亂。還一起大喝,叫屋中的人出去。唐鶯己經沒有了退路,這時只能從屋裏走出來…於是駭人聽聞的事情發生了!
當時她見大軍將自己團團圍住了,而且外圍又有不少弓駑手把守,本就不可能再逃出去了,於是出屋之後。立即施展魅惑之術,開始款步外行。所近之處!只要見過唐鶯的士兵,不無魂飛魄散,元神出竅!數百兵丁一起着
,如痴如醉的樣子別提有多詭異了。
唐鶯魅術一運,千百軍丁竟然一起被她倒,於是她帶着幾個貼身地隨從從容離開、撇下滿山遍野地入魔士兵揚長而去,如無人之境!
直至後來部隊收兵了,將軍才發現還有一部人馬沒有歸隊,於是差人回來尋找,這才發現滿山都是面帶微笑痴呆的入魔士兵。那種情形詭異無比。也駭人之極,無疑令人心膽俱寒!
一個軍營突然出現這麼多痴呆士兵。將軍且本就沒法拿出合適的解釋,為了怕這件事驚動了上峯,這個將軍一橫心,便讓人把這些痴呆地士兵一個個都給殺了,然後寫了一份捷報,只説自己剿匪有功,這些都是匪患區的匪徒首級,於是該將軍竟然因此飛黃騰達,這裏就不再細述了。
可是,紙畢竟是包不住火地,這件事最後還是被傳出去了,得盡人皆知。****“靈妖”唐鶯於是聲名大震,更因為其詭奇玄異的魅惑之術威震江湖,因此僅次於“魔人”鐵銅昆擠上武林四大絕世高手的名單,就不足奇了。
其實龍飛烈的武功介在裴回天和鐵銅昆他們之間,只不過因為“九陽赤焰門”己經位列四大奇門之內了,於是便沒有再將他排進四大高手榜之內,不過由於鐵銅昆太過恐怖,唐鶯又太過玄異詭秘,大家也就習慣將他跟覺空、裴回天倆人並稱,稱為當世三大高手。
這些都是清未或者民國初期發生的事情,那個時期天下紛亂,武林中能人輩出,象楊禪、霍元甲、葉問、還有後來地大刀王五等一大羣民間武術高手,都是那個時期出現的,不過後為因為冷後器完全被熱兵器替代了,中國民間地武術家也就缺少了更多的顯山
水的機會。
在這種情況下,有很多絕世高手要不就歸隱不出,要不就乾脆連祖傳的功夫都給放棄了。
尤其是解放後,因為新中國成立改朝換代了,更是對這些傳統的武術家形成了極大的衝擊。時至今,相當多的武術高手都歸隱或者是老死,功夫不練甚至失傳,民間武術的資源損失之大,令人扼腕。
好了,扯得太遠了,當時琴娘提起這些武林中人,其實是怕我不是他們的對手。
不過老子也不是怕事的人,説實話,這些高手之中,我唯一有些佩服地就是那個苦行僧覺空,我覺得一個人如果有了這麼高地功夫,還能低調成這樣真的很了不起。
平時你可以讓別人在你頭上拉屎拉,任何人都可以打他罵他欺付他,可是一旦出事之後,他竟然能拯救整個城鎮地人,這種隱忍的境界,不圖回報甘心受苦的佛家弟子,意志給人的震憾確實太強了,不佩服不行。
不過,龍飛烈是怎麼介角,我想琴娘比我更清楚,果然她問我説:“你知道龍習烈這個人嗎?”相比其他幾個高手,龍飛烈的情況尼江北也只是在介紹“九陽赤焰門”的時候介紹了一下,因此我確實所知不是很多,於是我問道:“他怎麼了,是不是特別的牛b?有多能打?是不是跟覺空那樣,以一敵萬?”琴娘笑了,她輕輕的推了我一下説:“什麼以一敵萬哪…其實覺空是個被神話的人物,當時也許並沒有如此變態,是被人以訛傳訛,最終三人成虎變成這樣的吧。你想哪黃柯,你也不是不知道槍彈的威力,那時候的槍彈雖然較之現在的槍彈威力要小多了,可是要用血
之軀去抵抗槍彈的威力,那也太駭人聽聞了吧?”
“因此我認為,覺空肯定是一個被人神話了的傳説,這種人是不存在的。”一個靠技能和輔助葯物幫助的裏
氣的門派,肯定是不會理解那種無上內家真氣的威力了,我雖然不敢説我的功夫能抵禦槍子了,但是我至少相信如果有人的功夫修得比我還高,他肯定就能抵擋單發子彈的衝擊!
於是我對琴娘説:“傳説肯定是個傳説,所謂無風不起,如果沒有這種事情的話,又怎麼可能傳出這種説法呢,我們雖然沒有傳説中覺空的那種功夫,但不併不代表別人也沒有這種能耐,對於功夫一道,我倒是寧可信其有,而不想對此完全否決。”琴娘好奇的問道:“你真的相信有覺空這個人嗎?”
“不知道。”也許是尼江北當時説這個傳説的時候表情太過嚴肅或者認真了吧,我跟他一樣,對覺空這個角浮起了深深的敬意,對於這樣一個就算是被神話了的人物,我當然不希望他只是個傳説。
“可是我知道龍飛烈這個人。”琴娘正説道:“每一任九陽教主,都有他們獨特的功夫,因為跟九陰玄門相比,九陽赤焰門不可能取巧,他們必須用自身的內力去抵禦那種超強的灼熱,如果沒有真功夫的話,別説用天陽真火掌,就是那種霸烈無比的真氣,也會令人瞬間化為灰燼的。”我第一次聽人提起“天陽真火掌”雖然琴娘對此功推崇倍至,可是因為我對陽明風的
覺不咋滴,我一直抱着不屑的態度去對待這門子功夫的,直到琴娘慢慢跟我解釋這門武功的獨特之處,我才知道它確實
牛b!
“天陽真火掌是九陽赤焰門的鎮派絕學。”琴娘繼續對我説道:“因為這門功夫對修習者的要求和修習的條件太苛刻了,所以除了掌門,其他人也不可能修練得起,而每一屆掌門候選人,必須要練成此功之後,才能正式接任掌門一職,這也是九陽赤焰門不成文的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