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恭王府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二天,李明峯索就不去參加和談了,反正去也沒什麼作用,倒不如去街道上逛逛街,散散心。
北京的居民逃出城去,實際上就是在附近的村落中暫避風頭,聽到目前開始了和談,局勢基本穩定了下來,一些居民也開始陸續返回了。
看着衣衫襤褸的百姓拖家帶口的推着小車返回京城,李明峯心中不嘆,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啊。
李明峯無所事事的在林家混了幾,這天早上正在吃飯,就聽有人在焦急的拍門。林勝打開了門,一看是部裏當差的,説是要找李明峯。林勝連忙進去報信,李明峯聽到之後,走了出來,見到門外停着一頂轎子,幾個部裏的衙役正焦急的等着。
“您是李大人嗎?”見到李明峯出來,衙役問到。
“何事找我?”李明峯問。
這衙役連忙從懷中取出一個帖子,李明峯一瞧,是寶鋆的名刺。
“寶大人請您迅速到恭王府議事!”這衙役説到。
“什麼事情這麼着急?”
“在下哪有本事知道這等機密?寶鋆大人親自吩咐,要請大人速速前去,免得耽誤了軍機大事。”這衙役急的頭上都滲出了汗。
李明峯點了點頭,説到:“那好,你稍等,我回去知會一聲。”説完,李明峯就回到屋裏,通知了家裏的人,説是有事去商討。
眾人聽到李明峯應禮部侍郎的邀請去議事,他們哪敢阻攔,林德海更是連聲催促,叫李明峯不可耽誤大事。
李明峯出了門,上了轎,直奔恭王府而去。
恭王府在什剎海西北角,乾隆年間是大學士和母u庾∈侵鍆踔婺w畲蟮模蛭然適窒舶飧齠櫻緣攔獾劬徒庾∩痛透宿叁€。
李明峯下了轎子,對門房説明了自己的身份,裏面就出來了一個奴才帶領李明峯去議事之所。
恭王府足足有六公頃那麼大,一般人要第一次進來,肯定要對這雕樑畫棟的龐大府邸到震撼,但是李明峯卻沒有這個
覺。
在後世,恭王府是唯一一個保存下來的清朝王府。李明峯作為國家博物館的導遊,來恭王府不説有一百次,也起碼有七八十次了,早就見怪不怪了。要説有什麼不同之處,那就是現在的恭王府更加的新一點,更像個住宅而不是古建築。
王府的奴才將李明峯領到一個書房門口,叮囑李明峯站在這裏等候,他自己則進去通報。不消片刻,這奴才又出來,道了聲:“王爺請大人進去。”李明峯被這陣勢的也有點小心翼翼,這畢竟是自己第一次見到一個王爺啊,還是個權王,李明峯多多少少有些緊張。
李明峯推開門進去,發覺沒人,一看,旁邊還有一個屋,看來人是在裏面了。裏外兩個房間之間是用門簾相隔的,李明峯挑開門簾,走了進去。
進去一瞧,裏面已經有六七個人在了。寶鋆、陳孚恩和另外兩名官員坐在椅子上,桂良和一個年輕人斜躺在卧牀之上,正在着鼻煙。
李明峯知道,這卧牀上的年輕人就是恭親王了,當下也不遲疑,立刻給王爺請了個安。
“你就是那個李明峯啊,坐下説話吧。”奕悠然的説到,渾然不像發生了什麼大事。
李明峯謝過,在最末席的位置上坐了下來。這奕也算是歷史名人了,李明峯忍不住偷眼去瞧這位歷史上有名的人物是個什麼樣子。
奕今年剛二十八歲,正是風華正茂的年紀,李明峯一瞧,這位王爺長的還算不錯,可以當的上英俊帥氣四個字了。但是,可能是一出生就是個王爺,所以這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竟然滿臉的猶豫,還有…。恩…。還有幾分謹慎。
寶鋆在旁邊介紹到:“這位是九門提督文祥文大人。”李明峯剛剛落座又要起身行禮,文祥面無表情的點了點頭,算是還禮。
“這位是副都統勝保勝大人!”李明峯又給勝保行禮,勝保還算知趣,起身還禮。
文祥率軍被洋人擊潰,顏面無光,自然對李明峯這種假洋鬼子看不上眼,他能點頭示意就算很給李明峯的面子了,但是老李還以為這人是太過自傲呢。
“昨夜的事情,你還不知道吧?”桂良斜躺在卧牀上問到。
李明峯皺着眉頭問到:“什麼事?”寶鋆接過話説:“昨夜,洋人在圓明園放火了!”
“什麼!”李明峯刷的就站了起來,臉上全是憤怒、惋惜還有不解的表情。
奕和文祥本來對李明峯多有猜忌,但是此時看了李明峯的表情,明顯不是作偽,心中對他評價又高了幾分。
“不是已經開始談判了嗎?為何又出這種事?”李明峯此時也顧不得禮儀,怒容滿面的對着寶鋆喝問到。
寶鋆尷尬的説不出話來,躺在卧牀上的奕卻坐了起來,緩緩的説到:“此事不怪寶大人。”李明峯見到王爺開口,他自然不能再發火了,只好訕訕的坐下。
奕端起桌子上的茶,吹了吹,抿了一口,這才不緊不慢的説到:“洋人子太急,本王就是説,和談諸事,要請示聖上,才敢辦理。哪知洋人一聽這話,便翻了臉,昨
就燒了圓明園。”李明峯心道,今天是十月十九
了,離聯軍撤軍的最後
期只有十多天了,他們能不急嗎?要是去請示咸豐,這一來一回,起碼半個月,熱河那邊萬一再有些不安分的大臣出點餿主意,這和談沒準哪輩子才能完成呢。
洋人這是用強硬手段來壓迫朝廷,如果奕再不答應簽署條約,恐怕德勝門的聯軍就會攻入北京。到時候,洋人連紫城都能給燒了!
“如今洋人暴怒,李大人,你給出出主意吧。”桂良緩緩的説到。
李明峯苦笑着説:“桂中堂,您老還不瞭解我嗎。下官在中間和和稀泥還成,遇見大事,下官可就無能為力了。”奕説到:“李明峯,你辦洋務的能力實為大清第一,你要是説無能為力,他人更是無法可施。洋人所提諸款,本王現在已經應允。這事我就全權委託你去辦理,你放心,只要將這事辦成,肯定少不了你的好處。”李明峯心中一動,暗想,你肯簽約,那此事自然好辦。但是,空口白牙的,你説給我好處,就當我真能相信?再給個類似於花翎那種無用之物,到時候老子就是哭都找不到地方。
好似看到李明峯的心中所想,奕説到:“現在本王是監國親王,代行天子之權,只要你能好好辦差,賞賜自然是少不了的。恩…你既然是個武官,那隻要你辦成了這事,本王就賞你個記名總兵。”李明峯心中暗罵,果然,又是個虛的,記名總兵,就是記名皇帝有個用!一兩銀子不給,一個兵不派,一塊地盤不分,就給一套官服一個頂戴,當老子是那種官
啊,見到官職就
糊?
心中罵歸罵,但這個差事無論如何還是要接的,李明峯謝過恭親王,又獨自出門坐轎奔圓明園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