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在這簡易練武場裡。一看原來是一位其貌不揚的十五六歲的男孩子在舞動兵器,其實少女不知道這名男子已經十七八歲,只是看上去年紀很小而已。

這名男子出招迅速快捷,招術刁鑽狠辣,身法多變靈活。習武之間,身上衣服隨風飄動著,多了一份灑脫之氣。少女看到這位男子的武藝高強,不由得戰在原地觀看。

這時何覺察到有人在看自己練武,於是停下來回頭一看,一位身著白衣裳,面容秀美絕倫女子再看著自己,原來此人正是謝小蘭。

“姑娘你醒了。”

“你是誰,我在那裡。公子又是誰?”

“姑娘,你在我家,昨你被歹人虜來。被我救下,當時你昏不醒,我只好把你揹回到我家。至於在嗎……”何將自己的身份簡單的告知了謝小蘭。接著編造一些救人的經過,謝小蘭聽完後,對何產生莫名好。於是何想打算護送謝小蘭回長安,謝小蘭同意了。

這天下午,準備妥當後,何帶著謝小蘭準備北上長安,實現自己的計劃,兩人騎馬走了兩三天,來到一座小鎮上茶館前,二人剛剛坐好,這時突然有人喊了一聲“小姐”。

謝小蘭順著這悉聲音一看,此女子正是謝小蘭貼身丫鬟小紅。

分別這麼長時間,這一下子能看到平時裡最貼心丫鬟,謝小蘭當然高興不得了,原來謝小蘭那追趕周世濟,與小紅一看不見主子,十分慌張,於是連忙飛鴿傳書與關中謝家,關中謝家不但派出二管家和家丁,也飛鴿傳書給江南的謝家一起尋找。不久小紅便於二管家一干人匯合,這兩天便找到這個鎮上。

不久,小紅立刻通知其他人,一會兒關中謝家一行人紛紛從客店出來與小姐出,謝小蘭興奮的與前來看望自己的人談好一會兒,又介紹了何,謝府二管家連忙謝過何,何預想準備護送他們北上長安,但是謝府二管家聽到何的官位的時候,眼神突然一變,立刻婉言謝絕了,雖然何言明路途上種種不便,謝小蘭也在一邊勸說,希望何能和自己一起回長安。

但是謝府二管家在謝小蘭耳邊小聲說道:“此人祖上雖有功些德,但是其祖上畢竟不是高門大族出生。更加上何並不是嫡系的陳家後代。我們可是與崔,王等大家族齊名謝家啊,如果讓此人去見老爺,老爺可是要罵在下的。”謝府二管家說話聲音隨小,但何畢竟是有內功的人,謝府二管家的話聽得清清楚楚。看到謝府如此看重門蔭,何心中十分不悅,既然人家還是不許。沒有辦法,何不好強行護送謝小蘭回長安,只好與謝小蘭依依告別,一個人獨自返回永興縣城。

憋了一肚子的火回到永興縣城,此次他北上長安求親,不但沒有求成,反而碰了一鼻子灰,剛一回到府中,管家拿著一份聖旨給何並說道:“昨京城來人傳達聖旨說,下個月,皇太子將舉行弱冠典禮,各郡候以上的官員無重要公差者一律回京參加。”何打開聖旨一看確實是這麼回事,於是吩咐下人,為自己準備上京的物品和一些禮物。打算幾天後上京。

不久,下人來報:“顧常仲,張德安和趙龍成三人求見。”何立刻命下人將三人領入客廳與何相見。

與三人寒暄幾句後,便講到自己此次北上之行的見聞,當然何不會提起求親之事,畢竟那是一件沒有成功的事。更是令何顏面無光的事。

不久之後,何拿出聖旨遞給三人傳閱,並說道自己即將上京。顧常仲是個見過世面的人,當然不會覺得有什麼希罕的,而張德安和趙龍成卻一直呆在縣城裡,聽到何一要上京城,便立刻提出要與何一起上京城看看。

當然不會拒絕,很快的答應了。何命人打掃出幾間客房給顧常仲三人住下,準備幾天後和自己一起上京。在當天的談話中顧常仲發現何不想以前那樣談一些吃喝嫖賭的事與風花雪月的事了。所談都是天下的形勢。

顧常仲心中不暗自高興,顧常仲與何相教甚密的主要原因,就是他認為何是一個有英雄之氣有英雄之魂的人。是一個可以成就大事的人。何所缺乏的就是英雄之志。如今的談話中,何已經隱隱約約的出他的志向,這卻是讓有王佐之才的顧常仲興奮不已。

幾天以後,四人便踏上了上京之路,一個月後,四人到達京城。

健康已經重現了以前繁華,畢竟建康這城市曾為吳、東晉、宋、齊、梁、陳六個王朝的首都,在南朝國的文化和社會上都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江南”也就是長江以南的廣大土地,就是自東吳那時起,便開始有計劃地開發。人口和生產力均大幅度地提搞。到了梁武帝時期,這兒更是與北方中原地區,關中地區相比美的一個帝國的經濟和文化的中心了。

候景之亂後,建康損失嚴重,但是現在經過十幾年治理,建康的戶數恢復到大約為二十萬戶,人口則近一百萬,是和北周的國都長安,北齊國都鄴城、重城洛陽齊名的世界最大都市。

建康大小市場過百,沿長江的港口則聚滿了超過一萬艘以上的商船。集中在這個大都市的物資,不只是從南陳國內運來,還有遠從萬里之遙的異邦而來的砂糖、香料、象牙、珊瑚、真珠、犀角、黑江等無數珍稀的商品。

在建康除了有世界最大的製紙工廠和織錦作坊型工廠外,也是生產書籍、衣服、傢俱、藥品、大小舟車、金銀寶石等細緻工藝和陶器等的工業都市。

建康最繁華的地區應該算是秦淮河了!沿著秦淮河兩岸有上千家燈紅酒綠的院,還有有超過二、三萬的女,可以說是晝夜燈火歌聲不絕。

南朝佛教盛行,光是建康城內的寺廟寺院數字就將近百家,顧常仲是見過大市面的,張德安,趙龍成沒有見過如此大如此繁華的城市,二人目光始終是瀏覽著這繁華似錦街道上。內心不免到莫名而來一種興奮之

的府邸,安排好一切以後,何領著顧常仲三人來到了自己義父收藏兵器的英雄閣。

來到英雄閣,何不免自豪說道:“我義父生前將這裡,稱之為英雄閣,這裡所有的兵器,基本都是我外祖父和義父從軍征戰以來,在數次大小戰役中所獲的戰利品。而這些兵器原來的主人,不是梟雄悍將,就是曠世英雄。”此時顧常仲三人看到英雄閣內收藏著前輩英雄們使用過的這麼多琳琅滿目各式兵器時,眼中不透出傾羨和欽佩之情,而目前有資格進入這裡還不到十人,而你們就在這十人之內。

這時何指著桌上一把金的長柄斧頭說道:“子翼(張德安的字)試試這把斧頭如何。”張德安一手抓起桌上的斧頭,觀了觀外形,稱了稱分量說道:“正是一把好斧頭,比我以前用的那把砍材的要強多了。”何笑了笑說道:“此為‘霹靂宣花斧’,是斧中之霸,有碎石斷金之力,此斧為前北朝大將楊大眼所有,楊大眼曾憑此斧斬敵無數立下了赫赫戰功。從今以後,這把斧頭的主人就是你了。”

“何兄說的可是當真,可不是哄我老張吧。”張德安難以置信問道。

“子翼,我何時哄過你呢?”

“這個,好像的確沒有。”這時,在一邊顧常仲也笑著說道:“子翼,思陳說了給你,你就安心的收下吧。”就在張德安三人還在打量“霹靂宣花斧”時,何打開英雄閣一角的一個木櫃門,裡面藏著兩把弓箭。何說道:“飛雲(趙龍成的字)你們三人到這來看看這裡弓。”三人停止觀賞張德安手中“霹靂宣花斧”,看到趙龍成過來後,何說道:“飛雲,你以前為獵戶,先前也自己也做過弓箭。我想你最能詳盡辨識良弓。”趙龍成謙虛道:“何兄過譽了,飛雲只是對良弓略懂一二而已,常言說弓者就是木而弦之以發矢!看一張弓,最主要看木質,首先是因為弓的力量在於木質,所以一把好弓選材最為關鍵。在眾多木材中,慄木的木質力量強,而且有韌。其次出的箭準不準,要看木紋直不直。假如木心不直,則脈理歪斜,弓雖強勁,但卻發箭不直,正所謂失之毫釐謬之千里。也就是道理。”

“你看這兩把弓如何。”何拿出櫃中兩張弓拿到趙龍成的面前,與趙龍成查看。

趙龍成仔細手中這兩張弓,這兩張弓是把強弓,弓身上有星辰的花紋,並鑲有玉飾,再看此弓身表面平整、兩端對稱、厚薄一致……

當趙龍成仔細查看完手中兩張弓箭,連聲讚道:“好,太好了,真的是兩把世間難求的重金難買最好硬弓啊!”何一笑:“好在何處。”趙龍成立刻對何、顧常仲和張德安三人說道:“請看這兩張硬弓不但均是上好慄木所製成的弓,而且選取了樹幹中部筆直而又紋理均勻的部分,所以此二弓力量強勁,且富有彈,更重要得加上這兩張弓的木紋,木紋細膩直通天地,而且木紋間隙,均勻相等,又有韌,這樣弓去彈箭枝時,力量必能夠均勻,並使出去的箭,在有效程內必能筆直向前飛行。而且肯定會不偏不倚命中目標,所以在下以為只要是任何一名好箭手用這兩張弓,都必定百發百中。”

“有些眼力,飛雲,你可知道這是何弓。”

“難道是天下三大名弓、奔月、星其中兩把名弓嗎?”

“飛雲正是好眼力,此弓正是當今世上三大名弓之中的星二弓。”這時在一遍顧常仲疑惑道:“天下三大名弓、奔月和星,聽說這三把原來都是北魏皇帝拓拔燾的寶弓,奔月和星兩弓後來都落入北齊名將斛律光手中的嗎?唯獨弓沒有下落。後來斛律光手中那把星弓落入你義父手上,我是知道的,至於多年失傳弓怎麼也在你手上,以前怎麼沒有聽你說過。”何笑道:“明德(顧常仲的字)你也聽說過,‘壽陽賭約’之事。”

“那當然聽過,那是南陳建立不久,北齊斛律光來犯壽陽,壽陽守將正是你義父,當時北齊軍勢大,於是你義父想了一個主意,他知道斛律光是個守信重義之人,於是他想與斛律光打了一個賭約,比試箭,如果你義父贏了斛律光就退兵,如果你義父輸了,那就甘願雙手奉獻上壽陽城。”顧常仲看了何,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說錯,何則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顧常仲接著說道:“由於斛律光是北齊有名神箭手,而且他聽說令外祖父陳慶之當年‘不穿札,馬非所便’估計你義父劍術於是斛律光便答應了,沒有想到最後,你義父竟然贏了,於是守信斛律光只好退兵。後來,斛律光派來家人特意送上這把星嘛?為了能在後與你義父在戰場一決雌雄。此事天下人習武之人皆知,並且成為美談。”

“看來明德真是學識淵博啊,那你肯定也知道白袍騎兵隊北伐的事情羅。”

“那當然知道,那是你義父一生最大的功績。”

“那你知道嗎,這也我外祖父北伐時唯一剩下的東西。”

“原來如此!”何意味深長將原因告訴了顧常仲。

這時趙龍成將星兩弓還給何,然後何再度拿起星弓放到到趙龍成手上,將它鄭重贈與趙龍成。

得到星弓的趙龍成動不已,作為一名獵手,一直盼望著,自已有一把好弓,而如今自已得到天下三大名弓之一“星弓”能不讓他高興嗎?

接著何又將自已外祖父——陳慶之所用的寶劍——青雲劍贈於了顧常仲,並且說道:“明德這把寶劍是我外祖父所用,雖稱不上什麼神兵利器,但是也可以說得上是削鐵如泥,我外祖父曾經手握此劍指揮七千騎兵縱橫河洛,我義父又以此指揮千軍萬馬,劍斬敵無數,你看在這劍鞘上相配有一支玉笛,這支玉笛可以取下來吹奏,這可是我祖父在鍾離戰場上撿到的紀念品,有人說這美玉笛是北魏中山王——元英在鍾離戰場上所丟失,反正你喜歡吹笛,那這把玉笛青雲劍贈於你了。”拿著這麼重禮品這也讓顧常仲動不已。當場拜謝。

這就是何做人高明之處,對一個武將來說,兵器、盔甲和戰馬是非常重要的安身立命裝備,自已有爭奪天下之志,人才最為關鍵,顧常仲三人與自已情投意合,如今自已又以良兵器以贈之,將來他們三人還不對自已死心塌地效力嗎?

第二天,何便領著顧常仲三人逛京城。四人的兄弟般的情更勝以前。

幾天之後,陳國便舉行太子弱冠大典,各大王公大臣均到禮明殿出席,安常理,冠禮在“太廟”之中進行,但由於今天是太子的冠禮,滿朝文武皆都出席,所以冠禮放在禮明殿舉行。

弱冠大典由太常丞吳蘭主持,此時,吳蘭立於東面臺階位,等候正賓(弱冠著);有司(捧冠的人,也稱執事)托盤站在西面臺階下依次排開,滿朝王公大臣立於殿裡或場地外等候;由於何爵小官微只能禮明殿正殿之外列席,而顧常仲他們三人無任何官職,今天只能在街市上閒逛湊熱鬧。

這時突然發現蕭懷明正在禮明殿正殿裡面列席。何心中暗道:看來蕭懷明這幾年立了不少的功勞,也不知道他現在是什麼官爵了?這隻能怨自已這幾年只圖安逸,好幾次朝廷徵詔出征的機會,都被自已以各種理由給拒絕了。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