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趙爾豐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然繼埃爾金擔任印度總督的寇松勳爵極力主張,既然絕,那麼就應該告訴國中人,英國打算就把這條線當邊界了。但是英國也並沒有將這個主張照會國中。此時,英國的邊疆政策又開始隨著俄國的庒力大小,和國中的強硬程度而搖擺不定了。
這時趙剛已經將西蔵近幾十年發生的事情瞭解得清清楚楚,當然也氣得半死。沒見過這樣賣國的!
清朝即將陷入崩潰的邊緣,此時的清府政本就顧及不到遠方的疆土了。1894年,前進派的著名代表當時的印度外事秘書路易斯。戴恩狂熱的提出要將印度邊界擴展到崑崙山從而並呑西蔵。但是俄國人不會允許英國這樣做的,1897年,英國與俄國蔵的協議。
由於英國在阿克賽欽的目標是不使俄國人入進,那麼使阿克賽欽屬於西蔵就是最簡單的辦法。這一直是英國人努力的目標,說到英國對俄國的政策使英國一心要把阿克賽欽放到西蔵,但千萬不要以為英國安什麼好心。
靠外國人來保衛自己邊疆簡直就是白痴才會乾的事,這是無數自以為是的人失敗經驗的獲得的。英國這麼做最本的想法是把西蔵一起吃掉,而且一直就這麼做的。
1876年英國並呑了西蔵的藩屬哲孟丹),此年為十三世“賴達”降生之年。每次“賴達”轉世,西蔵或有兵禍。或有外教入侵,焉知不是佛祖降罪。
1887年西蔵聯合府政在隆吐邊境設r。兵大戰一場,失敗。清廷屢次旨諭駐蔵大臣文碩,要求蔵人撤卡,這又是狗賊李鴻章和那老子婊乾的好事。
文碩上奏說。隆吐確實是蔵地,卡沒什麼可扯地。老子婊說你他媽想不想幹了,文碩說大爺的,老子就是不幹了,隆吐也是西蔵地地盤,清廷撤了文碩的官,換上升泰。
李鴻章竟然對升泰說,你去看看隆吐到底是不是西蔵的地方,以前怎麼沒聽說過啊。暗示要升泰上奏說那不是西蔵的地盤,升泰去了西蔵,回報說,隆吐在哲孟雄(錫金)的地界裡不假。但是哲孟雄和布魯克巴歷來都是西蔵的藩屬,現在雖然被英國佔了,但是那裡的部長(土王)每年都會親自來拉薩進貢,兩部有什麼爭端也是請駐蔵大臣和賴達派人去處理。所以還是咱們地地盤(其實就是英國人的文檔也承認這兩部雖然名義上歸英國,可實際上還是聽命於拉薩)。
李狗賊和老子婊竟然置之不理,蔵人聽說文碩被罷了官,知道老子婊是不想管他們了,就決定自力更生跟英國人幹,老子婊命令升泰阻止,泰升心想你們***買國。要老子背黑鍋,想都別想,老子半個兵都沒有拿什麼阻止,於是嘴上說不許,暗地支持。
蔵人聽了泰升的話更加憤怒,在帕克哩集合隊伍,向天發誓曰:“凡我蔵眾男女,誓不與英人共天地。有渝此誓,眾共殛之!”(好漢子!好兄弟!可惜現在有些蔵人忘記了當年的誓言,忘記了宗喀巴大師教諭,成為基督教的走狗,我為之一哭)。
印度殖民軍進攻熱勒巴拉山,手持蔵刀的蔵族兄弟與印度血戰,傷亡數百,阿薩姆來復槍營既後來的阿薩姆步兵聯隊號稱印度最能打的部隊,其實是垃圾,只能欺負手持兵器地部落兄弟。
印軍勝利後,冬天臨近,印度府政害怕在⾼原的冬天作戰會吃虧,提出緩兵之計,照會清朝駐英大使劉瑞芳要求議和,蔵人說如果英國人佔據我哲孟雄,則誓不兩立,拒絕議和,第二年舂天印軍繼續進攻,八月擊潰蔵軍,佔領哲孟雄。
抓了哲孟雄部長又繼續攻入西蔵境內的仁進岡,泰升知道正面的對抗蔵人要吃大虧,所以派員官蕭佔先去阻止印軍,蕭佔先也是半個兵沒有,全靠嘴忽悠,他先跑到仁進岡立了個牌子,寫上漢字“國中領土”等到印軍到來,忽悠阿三說,看看上面寫著什麼?不認識?告訴你們這是國中領土,我們本來不想和你們打仗,是蔵族人要和你們打,現在我們太后已經責備他們了,你們就回去吧,阿三們還真信了,要求趕緊議和,就退兵了。
升泰知道蕭佔先那也是趕鴨子上架,騙不了幾天,但是蔵人打敗之後仍然嚷嚷著要報仇,有兩個蔵族地頭人說要議和的,直接就給扔到雅魯蔵布江裡去了,升泰好說歹說才終於給庒下去,但仍然要求索回哲孟雄和布魯克巴全境。等到天氣開始變冷,升泰知道阿三肯定頂不住,這個時候談判最有利,蔵人也有聚集了數萬兵力,升泰讓他們先不要妄動,自己跑到邊境去談判,英國割地賠款的要求,你們不同意我們就打到拉薩去,蔵然不幹了,萬餘蔵軍進駐仁進岡,升泰叫他們先別動,然後跟英國人說,哲孟雄歷來都是我們看的場子,憑什麼給你?
蔵人也沒到印度去打仗,賠什麼錢。你們要談判就先撤兵,要想打就跟蔵人打去,老子還不管了。這個時候哲孟雄部長地弟弟也趕過來了,說你們英國人也太他媽不是東西了,分老子家的地不讓我們家人來,半道上差點被幾個阿三打死。
英國當時並沒有力量打到拉薩,而且馬上就是冬天了,不打都得凍死在這,何況蔵軍集結得越來越多,除了開始那一萬多,又多了三大寺得僧兵。所以英國既不撤也不進,開始跟升泰打口水仗。
哲孟雄部長得娘老也來了,說:我們當年租界給英國,說好了一萬兩千現大洋,***一⽑錢也沒見著啊,抓了我兒子不說還想要我們的土地,門都沒有,我們歸大清。
布魯巴克(不丹)的老大此時也要派了一千七百軍隊過來,藉口護衛升泰,升泰心想哲孟雄的事還沒了,你這時候來不是沒眼⾊嗎,再說這點部隊我也不缺,就又讓他們回去了。
正當升泰在邊境苦心孤詣努力維護邊疆的時候,英國向在京北地李鴻章施加庒力,李鴻章對升泰說,英國已經佔領了哲孟雄,不可能吐出來了,你只要保住西蔵就是功勞。
升泰當時心涼了半截,英國人偽造哲孟雄部長的書信想騙他娘老把他兩個兒子出來,娘老堅決不幹,牽著兩個小孫子到升泰營裡痛哭(與琉球國王子在李鴻章府前苦跪數月,痛哭而歸何曾相似啊,丟棄不僅是土地,而是數百年經營的民心啊)。
升泰知道朝廷已經無人做主,自己也無可奈何了。1890年終於籤條約承認哲孟雄(錫金)是英國的屬國。在1894-1895,英人借通商要抰,自哲孟雄(今錫金)進兵,在江孜擊潰蔵軍,入進拉薩,簽訂“中英新定蔵印條約。”時在四川總督錫良麾下建昌道趙爾豐清楚的認識到這種形勢,向他老闆提示英國“陰謀百出,居心叵測,西蔵情勢岌岌可危”此人也是清末一位響噹噹的人物,他老哥趙爾巽就是清史稿的編撰者之一,並向清廷要求改⾰蔵區的行政區劃,改土歸流,巴塘的泰寧寺喇嘛叛亂,趙爾豐與四川提督馬維帶兵殺入西康,全境肅清,以武力實施改土歸流的政策,不聽的全砍了。
1896年正月,創立學務、農墾、水~設立裡化、定鄉、巴安等縣,1896年7月,設立康安道,改打箭爐為康定府,設河口縣,裡化|<:判,定鄉縣、鹽井縣,同時他被任命為駐蔵大臣兼川邊務大臣,並招募川軍三營,訓練新軍,伺機重返西蔵。
他在向清廷奏摺中說:“移川督於巴塘,而於四川、拉薩各設巡撫,仿東三省之例,設置西三省總督,藉以杜英人之覬覦,兼制賴達之外附。”就是要西蔵岌岌可危的形勢下,以武力控制,建立形同內陸的行政機構,這是很⾼明建議。近代著名學者李思純說:“金沙江以東十九縣,尚能歸附,皆因清季趙爾豐之餘威,於國中以來諸邊將無預也。”特別說一點趙爾豐在西蔵大力推行漢化政策,強迫蔵族生學學漢語說漢話,要求蔵人家族都採用漢姓。至今康區有不少姓漢姓的蔵人,多是那時傳下來的。他在改變風俗方面,細到要求蔵人改變以吐頭舌表示尊敬的習慣,規定男女青年在蔵袍裡面還要穿褲子,甚至因為他認為蔵人的天葬風俗不好,也要求改變。
同時積極推行“移民實邊”政策,在“改土歸流”過程中,將一些環境好的山谷地區,與遷居過來的川民。但因為戰爭爆發而停止,使剛啟動的由四川向蔵區的移民計劃中止,所以移民量不大,但是察隅等蔵南地區也遷移了大量內地實邊漢人,曰後“號稱西蔵的江南”的蔵南國土之所以沒有落入印度手中,趙爾豐功不可沒。更難得是趙爾豐是一位為官清廉的好官,他訓導地方官“知縣是知一縣之事,即知民人事也。故勤政愛民者,因愛民而勤政。非勤政為一事也,愛民又為一事也。凡民有疾苦,而官不能知之,不能救之,是賊民者也。”在路途發現一家姓百無隔夜之糧,而地方官不知,即以嚴懲。
很自然的,此時的趙剛,又打起了趙爾豐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