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金縷衣的語譯是…勸你不要只知愛惜華麗貴重的事物,應該要把握年少青的時光!就像花開時要趁早折取;不要等到花兒凋了,才去折取無花的空枝。
這首詩的詩意,不是教人及時行樂,而是勸人好好把握少年時光…
她是個教育程度不高的母親,然而卻不因此忽略兒子們的教育,總是用這首詩…也是她唯一會背誦的一首詩…教導兒子正確的人生觀。
由於孩子父親惡意的遺棄,家裡環境十分清苦,她一個女人得扶養四個兒子,記憶中,溫飽對他們母子而言,是一件極度奢侈的事。
然而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兒子們仍讓她到自豪,他們確實爭氣,並未辜負她的期望,一路走來,各自都已闖出一片天。
大兒子宋愷津,是美食工作者;二兒子宋愷宓,是個藝術家;三兒子宋愷翊,活躍於商界;四兒子宋愷琪,服裝設計師。
他們為自己創造了財富、創造了地位,也給了她衣食無憂的子…一棟坐落於洛杉礬的豪宅,極盡華麗,卻空蕩蕩得像座墳場…因為只有她一個孤獨老人獨居在此。
溫室外走來一抹高大的身影,是她聘請的保鏢。
宋夫人降下手中的灑水器,讓水平均澆在盆栽上,看都不看他一眼地問:“郵差送信來了嗎?”
“是的。”戴著墨鏡的大漢應道,信就握在他手中。
“第幾封了!”
“第四封,是四少爺的。”
“全到齊了。”她說。
“不用拆也知道,信封裡裝的又是支票。”大漢默不作聲,長久以來都是如此,他已經習慣了這種狀況。
宋夫人手裡整理著花花葉葉,口裡卻是沉沉的嘆。
“每年的生都是我一個人過,沒有一個兒子在我身邊,沒有一通電話、沒有一句問候,三年了,整整三年了。唉!難道是我的教育錯了?”大漢可以瞭解她的
受。
“我教他們愛惜年少時光,但沒教他們愛惜到連一天時間都吝於撥給我這個母親。我真的生氣了,關先生!”她道,臉上飄出一抹慍怒的表情。
“老太婆也是有脾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