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挖掘機一起穿越了 第14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蔣鈞行補充了後半部分,當初他自己的劍意外碎裂,之後換上了尹新舟那把應急,原本打算回山門之後就找個機會還給她,結果沒堅持兩天就又碎了,只剩下了用來回爐的殘片。

  短短的一句話,岑守溪就猜到了最終結局:“……我明白了,那新舟師妹自便,放在這裡的劍都可以隨意挑選。”

  倉庫的劍架上擱著長長短短不同尺寸的鐵劍,旁邊掛了個小木牌,上書“霞山派第三十一批制式兵器”。和訓練用的木劍相比,金屬劍明顯要更重一些,拿在手裡沉甸甸的很有分量,蔣鈞行按照目測臂長挑了把長短合適的遞給她,尹新舟接到手裡之後整條手臂都跟著一沉,隨後她懷著複雜的心情將這把劍又放了回去。

  “還有沒有更輕的?”

  她委婉道:“這對我來說還是有些不便。”

  “……”

  於是岑守溪有意無意打量著她的手臂:“新舟師妹,練劍是苦功夫,可要勤耕不輟啊。”

  知道了知道了,別唸了別唸了。

  隨後她試過了這裡的兵器,大部分都不太趁手。按照一些樸素的物理法則,越是輕薄的劍就越容易被折斷,強度、韌和重量這三個需求很難同時被滿足。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大爺大媽廣場太極時用的表演劍就又輕又韌,可這種配劍幾乎沒有殺傷力;李婉和用的重劍殺傷效果驚人,但並非每個人都能口碎大石的魄力。

  “你師父給你的課題內容具體是什麼?”

  尹新舟摸著下巴問:“要是趕巧的話,說不定我還能等到改良過後的第三十二批兵器。”

  “說是隻要在原有基礎上有一點點進益就可以……”

  岑守溪忽略掉“課題”這個描述,很苦惱地回答:“這可是門內延續多年的鑄劍法子,即便是進步一點也很難啊。”

  這些成品件造型都足夠古樸大氣,雖然是量產品,但用料配比和鍛刀方式都已經有了相當成的技藝積累,尹新舟注視著這一架子的劍,忽然想起了一個在現代社會當中很常見的工藝方法。

  而恰巧,這個方法在這裡也有很大概率能夠實現。

  “——如果我能幫你完成這個任務,作為換,你能單獨為我打一把劍嗎?”

  第9章

  岑守溪的第一反應是,她在吹牛。

  他從小立志以鑄劍之法入道,跟隨姜老前輩修習多年,渾厚的靈力引火能夠形成足以熔融鋼鐵的高溫,這是多年如一的修煉所打下的牢固基,絕不可能被一個剛剛入山門的天樞境所輕易突破。

  可面前這位女修的表情卻平靜且從容,絲毫不覺得自己說了什麼驚天動地的大話。

  “你打算怎麼做?”

  他不追問:“你從何學來仙門的鑄劍法?”

  “並非仙門技法,只不過是凡間的手藝。”

  尹新舟誠懇回答:“我大概有七八成把握,未必能一口氣就做到完美,到時候興許還要藉助岑師兄的經驗,通力合作才能將這個方法完善起來。”

  凡間手藝?岑守溪和從剛剛開始就一直默不作聲的蔣鈞行都在心裡暗暗吃了一驚,他們很少主動去了解凡間事,對於山門外的興衰變遷,大多數修士投注的關注都非常有限。

  興許在他們注視不到的地方,凡間真的催生出了什麼良的鑄劍技藝?岑守溪態度將信將疑,但畢竟就算答應了對方自己也不吃虧,於是沒怎麼猶豫就先應了下來:“若是真如新舟師妹所說,那我就算尋遍了能找到的好材料,也會為師妹傾盡全力打一把好劍。”

  “……也不必這般奢侈,我的劍法如何自己心中有數,別糟蹋了好東西。”

  尹新舟連連擺手,和對方禮貌推讓一回合:“做個輕巧一些我能用方便的就好。”

  那是自然,岑守溪拍著口保證,若真能成事,自然全聽師妹吩咐。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