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武備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大批大批的物資被滿清調集民夫運送了過來,直接就在村外五十里處進行接,蕭遠樂得眯起了眼睛,這些可都是自己最急用的東西,特別是自己要求的那些零碎礦產,都是鍊鋼當中最重要的添加材料,沒有它們很難煉出更好的鋼來。
那幾個滿清皇族放在他的手上也沒什麼用,大手一揮,直接就扔給了他們,不過卻已經瘦得要命,算是收費幫他們減肥一回,幾個阿哥、貝子一進了自己一方的陣營,立刻破口大罵。
蕭遠倒沒什麼,現在還高興著呢,如果能再給自己幾百萬斤的生死,讓他們踹自己幾腳都無所謂。
可是那些士兵不幹了,蕭遠是什麼人?可是給他們上思想教育課的先生,既是蕭大人,又是蕭先生,官與師的雙重身份,官是好官,師是好師,恰恰是古人最尊重的兩種人。
十幾名士兵當場抗命,在沒有得到命令的情況下衝上兩步,舉槍就,啪啪的槍聲當中,當場就打死了七八名滿人,倒是那幾個貴族被護得死死的,沒怎麼樣。
槍聲一響,蕭遠的汗一下子就下來了,對方前來接的可是足有一千多人,他這頭只來了職業士兵五百餘人而已,雙方相距不過五十餘米而已,若是一下子衝突起來,五百餘人
本就不可能一兩槍就把所有的人都打死,讓他們衝進來,掄起大刀片子來,槍這種玩意再厲害也佔不著什麼便宜,當下連忙揮手,命令停火。
啪啪的向聲脆響就倒下好幾人,也把前來接的範曉申給驚住了,雙方一同約束,才算是穩定了下來,匆匆退走,看著滿人匆匆離去,蕭遠也是長長的出了口氣,與楚雄對視了一眼,現對方的神
也是微微一鬆,楚雄比他更明白拉栓步槍的彈點,若是手上清一
的半自動,早滅了他們。
“你們幾個,不聽軍令,擅自開槍,無論是什麼原因,回去閉一天!”楚雄指著那十幾個士兵吼道,嚇得那十幾人同時一哆嗦。
新村現在沒有什麼軍刑,只有記功升職,還有就是記過降職,再一個就是閉,
本就沒有什麼軍
之類的,但是這些士兵寧可捱上幾
子,也不願意被關
閉。
閉室可是特製的,只能躺下一個人,有個拉屎撒
的地,門一關,烏七麻黑的一片,而且牆造得極厚,什麼動靜都聽不著,把人憋在裡頭,時間長點都會瘋,絕對是一種
神上的嚴酷懲罰,比什麼軍
罰餉都管用。
有了這些原料,新村又可以進一步的進行展了,炮的製造就踏上了臺階,只是炮的膛線可不像槍那樣還可以在現代通過走私的方式找到工具,造炮,已經屬於重工業了,重工業上的工具想要走私,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可以說,步槍是蕭遠開了金手指,從現代帶來的底子進行生產建造,度很快,可是炮就不行了,完全要靠自行研究製做,特別是炮管。
其實炮管的原材料在現代也是遍地都是,想要好點的,用軸承鑽孔,要求再低一些,普通的無縫鋼板或是白鋼管也可以,可是無論哪一樣都是極其的沉重,一兩還行,
本就不可能大批量的向這頭運,只能自行製造。
但是自制槍管已經給了他們足夠的經驗,用一質地更好的鋼柱,裹著剛出爐的鋼料,不斷的錘打,就像槍管那樣,硬生生的將管材錘打結實嚴密,硬打出無縫鋼管來,幸好他們的畜力衝錘效果不錯,若是靠人一錘錘的打的話,成本就太高了。
錘打之後的鋼管再放到車上進行內膛的切削打磨,變得光滑起來,車
,特別是老工車
,若是不要求太高的
度,技術含量更低,真正的技術含量全在那
導軌上,但是現在新村有幾臺高
度的
控機
,用來再造幾個大型的車
,完全沒有問題,那些新進的工匠當中,也不是沒有聰明人,事實上當這些工匠聚在一起,給他們足夠的空間和時間,他們可以做得比現代人更好。
在古代沒有那麼多可分心的地方,幹工匠的,想要生存,就必須要業務練,有所
深才能有一席之地,可比現代那些半吊子工程師強多了。
管材的內膛打磨都沒有問題,可是要出八條以上的膛線來可就困難了,不是一兩天能夠解決的,但是這年頭都是滑膛炮,倒也能湊合著用。
炮管的後部打上螺栓,碩大的螺栓上還有一個雞蛋般的孔,便於
入槓桿拆卸清理內膛,彈藥全部從前膛往裡裝,
藥用油紙包裹著防水,用時向炮膛裡一
,再把開花彈扔進去,工匠裡可是有會造這玩意的。
藥是黑火藥和栗
火藥混合口,威力適中,而彈藥用的卻是正八經的栗
火藥,威力可大著呢。
藥放好,開花彈也放入炮膛,在炮尾處一個鑽出來的小孔裡
上竹管,竹管被封了蠟,內部裝的是火藥,堅硬的小竹管向炮管裡一
,就可以刺破藥包,然後再點燃,就可以引燃內部的
藥,轟的一聲就可以將炮彈打出去,遠遠的炸開,
程威力絲毫不比上千斤重的紅夷大炮弱,甚至還要強上幾分。
可是這種鋼炮的重量,加上支架,輪子,總重量也不過五百斤,而且還能調整上下界,一匹馬拖著就可以跑。
這種炮當場就被下令批量建造,口徑統一是一百毫米,6軍留一部分,更多的則是應用於海船,那些佛郎機前膛子母炮雖然在這個時代算是快的,但是比起他們這種藥包式的火炮,還差了一些,而且也沒有這種包裝好的火藥等運送保存來得方便。
就在新村大建火炮,增加自己武裝力量的時候,海上船隊結束了休整與思想教育課,再一次裝栽著不滿倉的雪鹽踏上了商路,才剛剛走出山東,就碰上了前往泗水島的鄭家船隊,龐大的船隊足有數百艘,擁帶著大量的生鐵、絲棉、木材、銅等大批的材料物資。
當場就把新村的船隊給截了下來,當場就把他們的鹽都買了下來,可是梅泉卻沒有與他們一同回去,只派了幾名領航員帶他們去新村,而他自己則帶著商隊在山東上岸,在這裡購買更多的棉花等原材料。
ps:關於造船木材,造船的木材要求是極高的,其實東北的松木都不是造船的好材料,而且對木料的加工要求更好,要陰乾,造船的木料甚至要三年到五年的陰乾時間,中間還有一系列繁瑣的處理方式,火烤是絕對不可以滴,本書中的這種方式,其實是不可行的,但這是小說,我總不能要等三五年以後才造船,所以只能進行簡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