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二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議政院所在的位置是以前天王府的榮光大殿。
榮光大殿也叫金龍殿。
天王洪秀全在拜讀《新約》中,見到“三建殿”以為“朕乃爺(上帝名為爺火華,洪秀全認為自己是上帝的次子)生是三
,建爺、哥(上帝大兒子耶穌,因洪秀全是上帝二子,耶穌自然是他哥哥了)殿誅魔蛇”之憑據,於是在榮光大殿之後,依次修建了基督殿、真神殿。
按照洪秀全的說法,真神殿是天父之殿,基督殿是天兄之殿,至於金龍殿,自然是他這個天王之殿了。
榮光大殿是洪秀全主持重大會議、決定軍國大政、宣佈聖旨、接見朝覲者的地方,自然不能太寒酸了。大殿重簷原頂,高廣的大殿內,不管是樑還是棟,全部用黃金裝飾,庭柱用朱漆雕著盤龍,樑上繪有五彩,門窗用綢緞裱糊,牆壁用泥金彩畫龍虎獅象、群鳥花卉,地面鋪著大理石。讓人歎為觀止。
英法聯軍與淮軍攻佔天王府後,為了搶劫天王府內寶貝,三方狠狠火併了一把,彼此損失不少人,到最後,天王府也被他們放了把火,燒成廢墟。
宏偉的榮光大殿當時也倒塌在熊熊大火中。等解放軍收復南京,天王府已是一片瓦礫。
楊滬生搬到南京後,既然以天王府為他臨時住所,這裡自然也成了新中國權力中心。可眼前一片廢墟,各項工作千頭萬緒,瓦礫上如何可以工作?於是在榮光大殿舊址上,又新建了議政堂。
跟曾經著名的榮光大殿相比,低矮的議政堂自然顯得很土氣,木頭搭建起來的房子,風一起,四面都可以灌進去,夏天讓人熱的要死,冬天又能把人活活給凍死。幸好現在是秋天,說冷不冷說熱不熱,不然一些找楊滬生來辦事的大小官僚,寧可在外面請示,也不肯到房子裡受罪。
“益謙兄,什麼風把您給吹來了?”楊滬生還沒進屋,先衝裡面嚷嚷起來。
洪仁誒錈嫘納癲歡ㄏ胱判氖攏窖罨ι諭餉娉約捍蛘瀉簦泵φ玖似鵠矗斃辛講接順鋈ァ?br>“楊司令,今我是求告老還鄉來了。”楊滬生一看,可不是!四十有五(虛歲)的洪仁衷諍印⑼販⒁咽腔ò祝成霞∪獍枷萁ィ衷謨擲乓徽趴喙狹常雌鵠闖閃肆杏嗟腦憷賢範?br>從外貌看,說是告老還鄉,也沒什麼不對的。
可楊滬生這裡,在管理上能瞭解點國外先進經驗的,並且用得上的,不外容閎與洪仁┤恕?br>瞭解國外的不光容閎與洪仁褂幸桓穌碌麓荊皇親魑涸鷯胗7ㄌ概械惱碌麓荊衷諉丫舨豢晌牛詘儺湛蠢矗碌麓臼粲諑艄筧俚暮杭椋罨ι淙緩苄郎退叢菔輩荒苤賾茫悅夤詵炊隕螅階詈笞約撼閃斯錄夜訝耍茄炊幻饋?br>楊滬生打著哈哈道:“說笑了,益謙兄正當壯年,是告得哪門子老,還什麼鄉啊?”洪仁詘謔摯嘈Φ潰骸鞍Γ∫咽搶閒嘁櫻負握弊襯輳可夏罹髦吆瘢攣┦本種枘眩棺莆逯校糶橐躅澹磣庸遣槐鵲蹦炅恕w萑換瓜胗興魑蔥撓杏嘍Σ蛔鬩櫻≈磺蟾胬匣瓜紜!?br>聽洪仁筇究嗑罨ι藕槿詩的手,很是關切說道:“外面風涼,還是進去說吧。”
“益謙兄,我看你不是身體不舒服,而是心裡有結沒有解開。”進了議政堂,將洪仁玫嬌妥罨ι潞蠼疤獾閆啤?br>“剛才聽史政委說,有些湖北劣紳跑到南昌找你訴苦去,益謙兄是為此事前來南京尋求解決辦法是嗎?那些過街老鼠有什麼好心煩的?為這點事情,益謙兄就要辭職,這也未免太過了吧?”
“訴苦是訴苦,卻談不上劣紳。況且此乃大事,並非一點小事情。”
“哦?願聞其詳。”
“楊司令難道不知湖北民情憤,一場民變正在醞釀中麼?”
“益謙兄,你這也有些太危言聳聽了吧?”楊滬生不以為然說道:“解放軍現在正勢如破竹,直取京師,滿清滅亡指可待。至於解放區,現在各地開展土改,給無田之人分以田產,無地之人給予土地。大軍所向,百姓簞食壺漿,又哪有什麼民變正在醞釀?”洪仁夯閡⊥罰骸安7僑鞝恕!?br>“怎麼?難道益謙兄以為我們解放軍是欺良壓善,讓百姓無以生存下去的禍害不成?”
“雖非如此,卻不遠矣。楊司令,沒收全部土地,分與無田之人,此事自然是好事,但過猶不及,雖一心為民,然行搶掠之舉,卻非國家之興。”
“還請益謙兄有什麼就說什麼。”楊滬生臉上雖然還掛著笑容,心裡卻十分不舒服。
楊滬生不是兩眼一抹黑的瞎子,這幾年他走了不少地方,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這幾個省份都留下了腳印。
農民沒有土地,就要起來造反。作為**思想崇拜者,對土地問題自然是極為關心的。一路上的現狀,讓楊滬生覺得觸目驚心。
不管是清廷控制區,還是太平軍控制區,楊滬生看到的土地都是高度集中在少數一些人手裡,也許戰爭緣故,土地租賦負擔過重,浮收勒折驚人。
作為租種地主土地的佃農,一般他們要將產量一半給地主,有的還高達六七成到八成,這讓人家如何生活?
拖欠租子嗎?楊滬生在佔領溫州後,看過衙門裡的《大清律例》,按照《大清律例》“佃戶拖欠租課,欺謾田主者,杖八十,所欠之租照數追給田主。”了租子,地主老爺說不定還要找你麻煩,你要沒
,那更不是自己往死路上撞?
湖北人口眾多,楊滬生私下讓人計算過,一個人要想能基本維持生活,他必須有農田四畝才成,可湖北這裡別說沒有田地的佃農了,就是普通自耕農,人均擁有的田畝也不到兩畝,差了一倍還多,生活自然難以維持。如果遇到災年,只能賣兒賣女以求活路。
農村是如此景象,太平天國能起事,並且席捲半個中國,還是最富裕的,這也就不難理解了。
正是因為眼見如此,楊滬生才認為自己所作所為完全出自正義,並且是合乎天理,順應民心的。洪仁狄蛭糧模庇忻癖淇贍埽罨ι勻蝗銜饈俏q運侍粲阼餃擻翹臁?br>如果是林歸航、汪道正說土改不好,是糟得很,楊滬生倒可以理解,這些人雖然是商人或者是從商人家庭出來的,可他們自己在農村就有田產,屬於封建地主,縱然當了國家領導,思想不可能馬上扭轉過來。
洪仁低糧牡幕禱埃罨ι途醯貌豢傷家榱恕?br>洪仁鄖笆翹教旃摹翱揖xヌ旆齔俑賞酢保Ω彌潰謖劑炷暇┖螅焱鹺樾閎洳劑恕短斐錟噸貧取貳?br>《天朝田畝制度》第一就是土地制度,把天下田畝按照產量分為三類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共耕,此處不足,則遷彼處。彼處不足,則遷此處。凡天下田,豐荒相通。”使天下人“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天朝田畝制度》中,分田方法為“照人口不論男婦,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則分多,人寡則分寡,雜以九等。”楊滬生怎麼看,怎麼覺得《天朝田畝制度》形容的社會像是**社會(當然,也有可能是原始**社會,這就看你如何理解了。)。
雖然因為各種原因,這個制度並沒有實行,反而因為太平軍膨脹太厲害,設置的天朝總聖庫沒了銀子(修建天王府需要耗費大量銀兩,到英法聯軍與淮軍攻進天京時,天王府還在繼續擴建中。),糧食供應也漸緊張,為了籌措糧餉,不得不照舊
糧納稅“以充軍儲而裕國課”但太平天國畢竟理想中的社會是《天朝田畝制度》中所形容的社會,這個不容置疑。
見先進就學,這是楊滬生眾多座右銘之一。他有些想不明白,自己搞的土改,有部分是按照《天朝田畝制度》做的,這個洪仁裁從忠炊裕?br>“楊司令,徵收田畝,分與眾人,此事老朽自然贊同,只是楊司令,這土地改革雖好,卻要慎重。一時疏忽,造成後果將難以彌補。”楊滬生聽的有些暗暗皺眉頭,這個洪仁還茸約耗瓿ぜ杆輳趺淳鴕欣下衾狹耍?br>“家有薄田者,鄉間總有一定威望,此等之人只能安撫,反之動盪不休。如今楊司令使貧民近乎豪奪,令鄉紳失去田畝,縱然鄉紳原本對我們保有好,如今也只會齒冷…”看樣子洪仁齪昧巳綣罨ι荒哨桑透胬匣瓜緄淖急噶恕8罨ι禱耙簿筒輝謖扒骯撕螅荒敲純推?br>按照洪仁擔廡┑刂髟詡蟻綞際峭訪嬡宋錚儺瘴ㄋ鍬硎資欽啊6罨ι越跚康潦侄危ㄒ渙揭勇蛞荒逗錳錚勻皇喬康獵誶瀾倭耍廡┯型酚辛車募一鍰鐧囟濟幻皇樟斯ィ廡┤嗽誥啵隙ㄒ鵠茨質碌摹?br>現在這些鄉紳有錢的千里迢迢跑到南昌上訪,沒錢的聚集在武昌哭訴,給洪仁腿葶瓤構ぷ髟斐杉笱沽Γ還饉槿詩現在幹不下去了,連容閎都有些支撐不住,有開溜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