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再起年表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6月26,華爾率眾人抵達溫州(1-47)。
6月27,楊滬生返回溫州(1-47)。在與史秉譽商議後決定建立參議院、政務院、監察院為主的政權機構,同時決定前往皖南作戰,從外圍打擊清軍,策應天京解圍,並在開發處中成立了軍事開發處(1-50)。
6月28,楊滬生率第二師、第三師第九團、浙江獨三旅和“特種部隊”等部離開溫州,開始北上作戰。(1-52)6月,在史秉譽指導下,溫州開發處研製成功硝化棉炸藥(1-50)。
7月1至4
,楊滬生率部抵達第三師駐地路橋,由第二師與第三師換防,楊滬生率以第三師與浙江獨三旅為主力的部隊開始轉戰皖南(1-52)。
7月15,解放軍福建部隊攻克馬尾,包圍福州(1-53)。
7月17,北上部隊抵達昌化,明朝末代皇帝崇禎之後(自稱)朱嘯天要求在
民中建立武裝(1-52),楊滬生決定建立義勇軍第一師。洪仁軒率所部太平軍前來會合(1-53)。
7月18,北上部隊分兵,浙江獨三旅保護群眾和繳獲銀兩返回溫州(1-53)。楊滬生、洪仁軒開始攻擊昌化,清軍張運蘭部夜襲被擊退,太平軍、義勇軍損失嚴重(1-54)。
7月19,針對前
戰鬥中之問題,楊滬生裁義勇軍為獨立旅,並決定向西突襲徽州,以圍魏救趙之計為天京解圍(1-55)。
7月20,第三師第七團攻克徽杭鎖鑰、“江南第一關”
…
瑤瑤巖,為突襲徽州打開道路,第七團獲“攻堅老虎團”稱號(1-56)。
7月21,第三師第七團、第八團,在獨立旅和“特種部隊”配合下攻佔徽州州府(1-57)。同
,溫州開發處所研製的飛艇試飛成功(1-64)。
7月22,第三師第九團佔領績溪(1-57)。
7月25,第三師主力離開徽州至北線作戰(1-58)7月26
,皖南飯甄尖伏擊戰,殲滅湘軍張運蘭所部,張運蘭逃跑(1-59)。同
,溫州銀行開業(1-64)。
7月28,解放軍福建部隊攻克福州,擊斃福建巡撫徐宗
,閩浙總督慶瑞自殺(1-62)。
7月29,皖南王村戰鬥,殲滅清軍康國器部,重創清軍李元度前鋒騎兵(1-62)。
7月30,溫州捲菸廠投產(1-64)。
7月31,皖南解放軍部隊和太平軍部隊於徽州桂林召開軍事會議,洪仁軒、楊輔清參會,會議通過了參謀長李雪龍和作戰參謀邱明提出的外線作戰調動敵人的計劃(1-63)。
*7月,解放軍瑤溪初級軍事學院建立,容閎建立溫州翻譯學院和宗教學院,開發處研製成功飛艇和迫擊炮(1-64)。[注:在後文2-41中稱瑤溪軍事學院成立於1862年6月,前後有矛盾]8月1,楊滬生率第三師主力開始轉入外線作戰,皖南獨立旅與太平軍楊輔清部留在徽州地區展開游擊戰爭,牽制清軍鮑超部(1-63)。
8月2,解放軍空軍飛艇部隊與第三師在淳安會合,並發現李元度部蹤跡,楊滬生計劃空地結合於淳安殲滅李元度部(1-64)。
8月3,因天氣突變,原作戰計劃被迫取消,第三師主力開始向開化方向轉移,邱明率特遣隊偽裝主力引開李元度(1-65)。
*8月4,第三師主力轉移至開化華埠鎮(1-66)。[注:原文中為8月3
,應為筆誤。]8月5
,邱明率特遣隊與第三師主力會合,李元度部亦被引誘前來(1-66)。
8月6,華埠鎮殲滅戰,解放軍空地結合,第三師在浙江獨三旅的配合下將李元度部三萬餘眾全殲,活捉李元度,中國空軍第一次投入戰場(1-68)。
8月7,以浙江獨三旅和原第三師第九團為骨幹成立解放軍第五師(1-68)。
8月9,解放軍軍隊組織改編,擴編為解放軍第一集團軍,下轄第一軍(第一、六、七師)、第二軍(第二、五、八師)和第三軍(第三、四、九師)三個野戰軍和三個地方軍區(浙江、福建、浙贛)。同
,第二軍第五師返回溫州作戰(1-68)。
8月18,溫州參議院成立並召開第一次會議(1-69)。
8月,解放軍皖南部隊進行整頓,發佈土改八條,規範土改工作(1-68)。
8月,解放軍福建部隊展開閩南戰役;斯潘在借鑑了95式自動步槍的結構後在自己連發槍的基礎上研製成功世界上第一種半自動步槍中華步槍,溫州開發處著手準備在“廢油”中提煉汽油和柴油(1-69)。後試驗成功,並製成汽油燃燒彈(1-70)。
9月9,留在徽州地區打游擊的朱嘯天在接應叛變的太平軍童容海部重新起義的西坑戰鬥中犧牲(1-70)。
9月15,第四師從福建前來第三軍主力會合,第三軍開始西征江西作戰(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