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中午大夥驅車前往紀曉嵐的故居。
一下車便看到兩棵互相纏的紫藤蘿,樹幹虯曲、枝葉茂盛、花香撲鼻。
這兩棵紫藤蘿是紀曉嵐親手種植,已兩百多歲了,依然生機盎然。
紫藤蘿原本在故居院內,但修路時拆了部分建築物,於是街邊。
要不是樹下立了個石碑述說紫藤蘿的來歷,即使你從旁經過,也未必多看一眼。
紀曉嵐故居東側有家晉陽飯莊,我們中午就在這吃飯。
晉陽飯莊雖叫“飯莊”卻以山西面食聞名。
李老師點了刀削麵、貓耳朵、撥魚等麵食,讓我們大快朵頤一番。
剛聽到貓耳朵時,還頗納悶,原來是一片片小巧且外型像貓耳朵的麵食。
而撥魚是水煮麵,有點像麵疙瘩,但是頭尖肚圓,形狀像魚。
山西菜口味較重,也較鹹,外觀不花俏,但風味獨具。
香酥鴨和蠶繭豆腐這兩道菜更是讓所有學生嘖嘖讚歎。
飯後我們便走進紀曉嵐故居內參觀。
這裡最初的主人並不是紀曉嵐,而是雍正年間大將、岳飛的後裔嶽鍾琪。
後來嶽鍾琪獲罪拘,當時紀曉嵐父親剛好到京任職,便買下此宅。
兩百多年來,此宅屢易主人、歷經滄桑,晉陽飯莊也在此營業。
2001年晉陽飯莊遷到故居東側,同時開始整修紀曉嵐故居。
隔年紀曉嵐故居終於正式對外開放。
紀曉嵐故居現存只剩兩堂一院,呈南北走向,面積不到原來的叄分之一。
南邊是正廳,目前當作紀念館陳列室,展出紀曉嵐生平及各種相關史料,例如他當年主持編纂的《四庫全書》和晚年所作的《閱微草堂筆記》;還有紀曉嵐生前用過的部分物品以及藏書,包括著名的菸袋鍋。
裡頭有張和人同高的紀曉嵐畫像,是個臉孔清瘦、長鬚垂的老者。
同學們初見畫像的反應幾乎都是驚訝,眼前這位老者相貌一般,甚至可說醜陋;而紀大學士在人們心中的形象是風倜儻、一表人才。
這樣也好,紀曉嵐聰明多才、風趣幽默,如果又相貌堂堂,未免太過。
幾個男同學面安
的笑容,可能他們心想其貌不揚的人也可風
倜儻。
風倜儻的人也許相貌一般,但不代表相貌一般的人就容易風
倜儻。
劉德華長得像豬、豬長得像劉德華,這兩者意義完全不一樣啊!
“你今天咋了?”暖暖說“嘴裡老是念念有詞。”
“是嗎?”我回過神。
暖暖眼神在我臉上掃了掃後,點點頭說:“有股說不出的怪。”
“可能是昨晚沒睡好、今早睡太飽的緣故。”我笑了笑,接著說:“你會不會覺得紀曉嵐的畫像,很像昨天在蘇州街遇見的老先生?”暖暖仔細打量畫像,說:“經你一說,還真的有些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