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五章落井下石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所謂九驗者,遠使之以觀其忠,近使之以觀其恭,繁使之以觀其能,卒然問焉以觀其智,急與之期以觀其信,委之以貨財以觀其仁,告之以危以觀其節,醉之以酒以觀其態,雜之以處以觀其

童貫從蔡絛嘴裡知道林沖要來,早做好了準備。從他在東京城的眼線處得知,這林沖可不是尋常角,從當上八十萬軍教頭那天起,每每行事出人意表,高俅此刻拿林沖當得意門生,王黼跟林沖稱兄道弟,梁師成對林沖青睞有加,連跟林沖不怎麼對路數的蔡京,都不敢在官家面前進言說林沖的不是,且聽聞那個柔福公主,更是跟這林沖不清不楚的可以…

眼見林沖這人頗有能耐,能率三千軍士擊敗萬餘遼人,那麼,若這瘟生髮起狂來對自己不利,自己還真的掂量掂量。當然,童貫一向的作風是對付林沖這種有才之人,要麼殺之,要麼為自己所用,萬不能叫他有機會做自己的敵人。

所以,林沖在廳子外頭侯見的時候童貫竟然親自去,給足了林沖的面子。要知道,除了皇親國戚朝中大臣之外,童貫可是沒給過別人好顏

而渾身散發著淡淡殺氣的林沖則一直很沉默,跟著童貫進了廳子分賓主坐定,卻不說話。

童貫見林沖不言語,只好在隨從上茶的時候輕咳了一聲,主動開腔:“林止格路上辛苦,請用茶。”其實這也不能怪童貫自降身份,童貫帶兵在西夏打了那麼多場仗,見過也不知道多少殺氣騰騰的將軍將領,可從沒見過這種明明殺氣驚人卻給人一種淡淡覺,還透出一股莫科名狀氣息地傢伙。

林沖蜃稱謝,拿起緻地茶盅飲了一小口。

“聽約之說,止格的奏表還沒上麼?”作為一名得寵多年的宦官,察言觀、揣摩上意便是最基本的生存技能,童貫見林沖一面,看過林沖喝茶地動作姿勢,即明白要想贏得對方好,定要直言。

林沖點點頭,不卑不亢的說:“是,還需宣撫使提點。”童貫心下大樂,面上卻不動聲:“哦?聽聞李宣撫使便也是官家近侍,上疏一事直接奏明即可,為何還要咱家橫一手?”

“宣撫使兵陣雄州,牽制了大半遼人,才有林沖之幸。”這是實情之一,林沖能兩次大敗蕭幹,還真是童貫牽制了耶律大石,若不然,霸州雄州區區幾十裡地,蕭幹大敗,耶律大石焉能不知。

童貫對林沖大加讚賞,心說這林沖勇猛之餘,卻也不是莽夫,懂得官場上這花花轎子人抬人的道理“嗯,林止格對咱家還有何要求?不妨說來聽聽。”林沖抱拳:“咱們便都是為官家效命,林沖不才,僥倖勝了遼人一仗,只望宣撫使能撥給林沖些許戰馬,由林沖挑選幾員戰將便罷,其餘的,林沖自會應付,保管不勞宣撫使大人一手指…”說罷看著童貫。

童貫見林沖說了一半就停下,知道是在等自己表態。想了想,童貫一下子明白過來,這林沖對收服幽雲十六州定有妙計,就算自己不予支持,看這林沖有成竹地神氣度,也能憑藉本事自行取來,當下點頭:“嗯,這個自然,你我既然同為官家效命,互為助力自是應當,還有麼?”林沖又抱拳:“宣撫使大人便準備好攻城守城武備,準備上疏,準備接收幽雲這塊地面。北長城這許多年來,遭遼人毀壞不少,望大人能奏請官家撥付錢糧,廣徵江南一代無業民修葺。要說此事本為蔡太師和大人分屬的權責,但太師年事已高,大人既力所能及,幫著做了也就罷了…此官家幸,此大宋幸,此大宋子民幸。哦,李彥李大人要林沖問大人安好,大人兼領大宋樞密院樞密使職責,責任重大,自然對收復失地衛邊防頗有心得。”童貫聽了心裡更是大樂。他便知曉,這林沖要自己準備攻城守城的武備,那是決意跟遼人僅剩不多的騎兵戰,而自己則要攻城守城了。

遼人兇悍,騎兵可千里奔襲,大宋朝與遼人多年戰不能取勝的原因便是遼人騎兵迅捷,一擊即走追之不上。但遼人不能南下的原因卻也是因為遼人以騎兵為主,步兵以及守軍不堪。大宋朝攻城守城的武備花樣百出,只要遼人無援軍,自己對攻城守城還是很有一套的。

至於給官家上疏一事,也很有訣竅。一場大仗到底殲滅多少遼人鐵騎官家是不會在乎的,大宋朝國策以民為本,而以民為本最重要的就是看你能為大宋朝爭得多少額外的土地。從大宋朝開國太祖開始,歷經名臣范仲淹,王安石等,每一個有志之士皆在為大宋朝子民謀取地種1v。,而每一個為子民謀取田地的人物,便都會被民間奉為一代名臣。(1*6*小說網$wa^p。1^6^)童貫當年沒發跡的時候出手大方,對各個官員、太監、宮女、嬪妃極盡阿諛奉承之能事,一舉博得了多數人的好評,官家也是因耳邊常有人說童貫這人厚道,才逐步信任童貫的。

對於慣會沽名釣譽、製造聲勢的童貫來說,冒功領賞這樣的事兒簡直輕車路之極,不消林沖暗示也會去做,不過,童貫明白,林沖能說出這樣的話,便是在給自己鋪就輝煌大道了,自然不會虧待林沖。

而林沖說的招募民之事,本應為太師蔡京的職權範圍,但修長城這事兒卻又跟自己樞密院戍邊的職責休慼相關,林沖這樣對蔡京看不慣,自己便等於抓住了林沖這人的弱點,反而一下子不怕了,何況同時還能從蔡京手裡奪下這些權利。要知道,大宋朝對大興土木可是從來不會吝嗇銀子的…

而最後林沖地這句“對收復失地衛邊防有心得”更是狠狠地撓中了童貫地癢癢。為人極重儀表口碑的童貫知道,在這樣的大功面前,就算自己不願意去名垂青史,青史便也不會放過自己。當下對林沖又說的什麼選兵馬擇將領的事兒一路答應到底,還順手從軍費裡撥出了五十萬兩給林沖,並承諾,西夏國有他安的細作,可供應少量優質戰馬,只要林沖需要,儘可開口。

林沖當然不會放過這樣的好機會。

於是,第二天林沖從邸報上見到“樞密使、河東河西兩路宣撫使童貫與宣撫使李彥大敗遼將四軍大王蕭幹,聖悅”的字樣之後,毫不客氣地又找童貫,硬生生問童貫再要千匹戰馬,童貫也毫不猶豫的答應了,說一個月內必定備齊。

而林沖這次來找童貫,最快的不是林沖,不是李彥,不是童貫,不是蔡絛,而是莫敢當。多少年了,大宋朝的兵將便從沒有這麼指揮起來得心應手的!

莫敢當的統領位子一下子被林沖攛掇著李彥,直接提到了副指揮使的高度。這個沒有虞侯,沒有監軍,甚至連虎符都不需要的新型大宋軍隊叫莫敢當如魚得水,以前的老兄弟們被莫敢當盡數要到驍騎營,再加上幾乎把童貫軍中的優良馬匹拐帶一空,驍騎營瞬間增加到五千軍士,叫莫敢當做夢也想笑出來。當然,莫敢當並不知道,與此同時,林沖已派人快馬去尋吳玠領著地那真正的驍騎營五千將士去了…

邸報上,關於遼主天錫帝耶律淳身死的驚天軍情被童貫披。童貫對外的解釋是遼人已經薄西山,窮兵黷武的遼人終於受到了天譴,除了僅剩不多的國土作亂者眾,南北宋金兩國的夾擊也把這個只做了九十多天的偽帝嚇破了膽子…

大宋朝收復幽雲十六州的夢想終於要成為現實,而樞密使、河東河西兩路宣撫使童貫以及宣撫副使蔡絛,則有幸成為見證這一偉大時刻的關鍵人物。

蔡絛在接到家書之後哭笑不得。他老子蔡京在信裡狠狠地讚揚了一把自己,同時暗示自己要跟童貫搞好關係,卻又莫完全跟童貫心,若大軍取勝便摘想法貪功,若失敗,則要有一番說辭。官家這次對童貫寄予了極大的厚望,希望大,失望的時候更大,若童貫失敗,他可以早早上疏,以落井下石。

可惜,蔡京不知道給童貫帶來勝利的人物不是蔡絛也不是耶律淳,而是他早有提防之心的林沖。蔡絛這個倒黴兒子也沒給蔡京透任何口風,蔡京雖也知道林沖到了北疆,卻並沒有放在心上。王黼這幾對自己的政見駁斥的更加厲害,沒了林沖這樣的人在旁邊礙事,他已經很滿意了。至於軍功,有貪功冒賞出了名的童貫在,這林沖就算得了天大的功勞,也會被吃掉一大半,不足為懼。

蕭幹一萬騎兵被林沖大敗的消息終於傳到遼國,朝堂上,當著蕭乾的親妹子攝政女王蕭普賢女的面,手握兵權的太師耶律大石,狠狠地奚落了從四軍大王升遷北樞密使的蕭幹。蕭幹隱瞞軍情不報,是為了面子和奪權,眼下被耶律大石抓著不放,自然大為惱火。不過蕭幹也明白,論威望論才能,自己都及不過耶律大石,也只好忍氣聲的認了。

耶律大石怒發張:“太后,宋人新勝,又得知先皇駕崩,恐近又要來戰,臣請太后發懿旨,容臣帶兵鎮守南疆,至於那女真,觀其來勢雖比宋人更為兇猛,但我大遼便還保有幽雲之地險關要寨,則請太后選派賢能,鎮守各關口。”蕭普賢女女之輩,雖也是“蕭太后”但跟百餘前年那個巾幗不讓鬚眉的蕭太后相差可不十萬八千里,面對太師耶律大石,除了唯唯諾諾,便還有什麼?當下只好應允“太師國之柱石,一切聽憑太師作主便是。”耶律大石也不去假客氣,這個遼國僅存的,最後的希望的臣子一句“臣擅越”便轉身對堂下眾臣一個個編派起來,眾臣知道此遼國生死存亡的關鍵,也俱都領命,口中信誓旦旦,誓死為遼國中興出力。

耶律大石留了個心眼,冷眼旁觀眾人表情,卻不說話,只等到散朝之後,一個人留在諾大的、空蕩蕩的朝堂上嘿嘿冷笑。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