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遣使至蒙古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成吉思汗也覺得很是悽惶,便對帖木格道:“我不過念著蒙力克是先王的舊臣,曾經與我共受患難,所以處處擔待著他,不肯認真。
誰道他的兒子竟如此放縱起來,若不加以懲戒,在朝的功臣,人人效尤,還了得麼?你可先行起去,停會兒他父子來朝,準你用氣力對付他就是了。”帖木格謝恩起來,急去叫了三個力士,在門外等候。不多一會,蒙力克帶了七個兒子,一同入朝。帖卜騰格里氣昂昂地在酒局邊坐下。
帖木格仇人相見,分外眼明,走上前來,一把將他的衣領扭住,口內說道:“昨你叫我伏罪,今
你敢和我來比試麼?”兩人扭將起來,用力過猛,帖卜騰格里的帽子落在火盆邊上。蒙力克拾了起來,在鼻間嗅了一嗅,藏於懷內。
帖木格將帖卜騰格里扭出門外,三個力士上前來,用木椎將帖卜騰格里背脊捶斷,丟在左邊車梢頭去了。帖木格走將進來,連譏帶諷地說道:“這人昨天叫我伏罪時,何等兇猛。
今我同他比試,他卻很客氣,臥在地上,不肯起來,原來也是個無能之輩。”蒙力克聽了,心中明白自己的兒子已經沒了
命,垂淚說道:“我自主子患難之際,便追隨左右,做了伴當,不料今
得此酬答。”他六個兒子聽了這話,也都捋拳將袖的,圍定門限立著,大有躍躍
試的狀態。
幸而帶弓箭的侍衛當帖木格動手的時候,已經上來圍護了成吉思汗。蒙力克的六個兒子,見衛士們弓上弦,刀出鞘,分班立著,方才不敢動手。成吉思汗見帖卜騰格里已死。
命人將他的屍首抬了出去,用帳房蓋了,派人在旁看守。到了第三天明,看守的人來報說:“帖卜騰格里的屍首忽然不見,門戶依舊閉關,窗
上面的天窗
開。”成吉思汗知是蒙力克的六個兒子所為,便把他傳來申斥道:“你子過於兇橫,故為上天所不容,把他的
命都收拾了去,皆是你平
失教之過。
現在的六個兒子,你須時時加以訓誨,不可再蹈覆轍。帖卜騰格里的屍首忽然不見,必是你六個兒子所為,我若早知道德如此,便應與札木合等一樣看待。
但我已經許你九次犯罪免罰,若加罪責,恐人笑我朝令暮改。今且姑念前功,恕其初犯,倘若不知悛悔,再敢縱容兒子在外橫行,斷難寬容,那時休要說我薄待功臣。”蒙力克聽了,甚是惶惶,謝恩下去。
***話說蒙力克受了成吉思汗的申斥,惶悚而退,從此他父子們,方才不敢狂縱,氣焰消了許多。成吉思汗自丙寅年即位,便擬進圖西夏。只因邦家新造,不免有一番經營,如建都城,築宮室,設堡寨,定官制。
正陛儀,皆是創始舉行。到了第二年,方才進兵去攻西夏。成吉思汗親自往徵,連拔西夏數城,只因吉里吉思荒原伊德爾訥呼、阿勒達爾兩個部落前來歸附,成吉思汗因懷柔遠人,所以班師回國,親見使臣,便把征伐西夏的事情耽延下來。
現在一切事情辦理妥善,又不免要舊事重提,整頓人馬,進取西夏了,在下趁成吉思汗預備出兵的時候,先將西夏的歷史,約略表明,那西夏的建國,源倒也很遠。
他的始祖,名喚拓跋思汗,本是朔方項部的後裔,在唐朝末年,黃巢作亂,拓跋思汗領兵入援,以功封夏國公,賜姓李氏,世居夏州,便在蒙古的南境。
傳到元昊手裡,其時已在宋朝,拓地漸廣,僭稱帝號,建都興慶,部下有雄兵五十萬,屢次入寇宋邊,宋朝不能剿滅,只得加以羈縻。金興以後,西夏國勢漸漸衰弱,內亂頻興。
當李存孝嗣位的時候,臣專權,國勢岌岌可危。幸得金世宗發兵扶助,代他討平了內亂,西夏得免於亡。因此專屬於金,不敢有二。
李存孝既歿,其子純佑嗣位。存孝從弟李安全篡位自立,國內重又擾亂。恰值成吉思汗統一了朔漠,圖中原,所宰窺取的計劃,以先圖西夏為入手辦法,因此西夏便首遭蒙古兵的蹂躪了,那成吉思汗將兵馬加以整頓,遂即親自率領,長驅而入,來攻西夏。夏主李安全得了警報,雖知成吉思汗的厲害。
但已兵臨其境,斷沒有束手待斃的道理,只得檢點兵馬,預備敵。命長子做了元帥,部長高令公為副,率兵往烏梁海城拒守,那烏梁海城乃是一個要隘,蒙兵入夏,必須從此經過,所以夏人在此拒守,那知蒙古兵到了城下,高令公開城
戰,剛才動手,已被蒙古兵活擒了去。
敗殘人馬退入城中,將城門閉上,蒙古兵便團團圍住,晝夜攻打,把李安全的長子嚇得亡魂喪魄,如何還敢堅守城池,和蒙古抵抗?便在夜間,悄悄地開了城門,一溜煙逃命去了。
有個西壁氏,乃是西夏的太傅,逃走得略遲一步,已被蒙古兵擒去。成吉思汗奪了烏梁海城,勢如破竹,直攻夷?
夏將明威令公,不知蒙古兵的厲害,冒冒失失領兵前來抗拒,被蒙古一頓亂砍,又把明威令公擒住。所到之處,夏國的將官,不是被殺,就是遭擒,哪裡還有人敢來攔截?
被他長驅而進,如入無人之境,一直到了夏都,派兵團團圍住。李安全急得手足無措,一面向金人乞援,一面召集了全國的人馬,拼命地守住城池。
蒙古兵攻撲了數次,因為城池甚是堅固,一時之間竟攻打不下。成吉思汗十分焦急,也不察看形勢,傳命眾軍,掘開堤岸,要將城外的河水灌入城中。不料堤防方才掘開,那水不向城中灌去,反四散奔,把城外變成澤國,蒙古兵不能立足。
成吉思汗只得撤了圍困,命額特入城渝降。李安全因金邦救兵未至,只得與他議款乞和,並將自己的親生女兒,名喚察合,獻於成吉思汗,以充下陳。
成吉思汗心愛的只有美人、金兩樣,如今既得了西夏犒師的許多金
,又有夏主的愛女察合進獻。再瞧那察合時,又生得如花花見羞,如玉玉生香,那種美麗容光,真個可以奪目眩心。
把個成吉思汗歡喜得難以形容。當夜間,便命察合侍寢,枕蓆風光,歡暢異常,遂暫允西夏議和,收兵回國。
西夏主李安全,自蒙古兵退去,雖然得保國家,卻因愛女為成吉思汗攜去,心內十分懊喪,不怨自己無用,卻恨金人不發兵馬前來救援,以致自己損失了許多金,又將愛女獻出。因此遷怒金人。
也不思想自己的兵力如何,能否勝得金人,居然起了人馬,去攻金之葭州,被金將慶山奴,殺得大敗虧輸。
李安全便遣使蒙古,勸成吉思汗興兵伐金。成吉思汗本有南下之意,受了李安全的慫恿,練兵豢馬,造箭制盾,預備大舉。
原來成吉思汗久有伐金之志,只因自己國家興創,金邦又是大國,未敢輕舉,後來金人陸續來降,都說金主瓊暴無道,殺戮宗親,人心離叛,取之甚易。
成吉思汗伐金之意,更加堅決,但因未知虛實,仍舊不敢實行,每年進獻的歲幣,依然按時繳納。
到了庚午這一年,成吉思汗要窺探金邦的虛實,親自賚了歲幣,前往進獻。金主璟命衛王永濟至靜州受貢。永濟年輕孱弱,舉動浮躁,成吉思汗見了這般模樣,很瞧不起他,便不與他為禮。
永濟大怒,回國後便要請兵征討。適值金主璟薨逝,永濟嗣位,遣使至蒙古,宣告新主登極。成吉思汗問道:“新主乃是何人?”使臣道:“便是衛王永濟。”成吉思汗道:“我道中原皇帝,只有天上人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