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出使草原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到了洪武元年八月份,朝廷上下都受到羊
短缺帶來的危機
,在這種情況下,司馬遹決定加大對漠北草原貿易量。同時藉此次機會,他還準備派出使臣前往漠北,最好能結盟漠北的拓跋部落從北方騷擾幷州的匈奴。
洛陽城,太極殿。巍峨的宮闕上,紫氣繚繞,皇帝司馬遹端坐大殿中央。
一干文臣武將分列兩旁,面容整肅,神情凝重。眾人對突然羊危機認識不足,對傳統士大夫來說,他們從來沒有遇到到過這種情況。以往他們最多就是處理糧食漲跌的問題,對於工業化帶來的問題他們沒有很好的應對措施。
“孟孫,身為首輔,你覺得該如何應對?”張賓出班道:“以微臣之見,最好的解決辦法還是從漠北購買羊為宜。”
“嗯,愛卿所言甚合朕意!另外,朕打算派一使臣出使漠北草原,若是能結盟漠北王廷,我們不但能從南北兩方威脅幷州的匈奴人,還能從西邊牽制遼東的鮮卑人。”司馬遹說完掃視了眾人一眼,部分世家出身的官員一聽說要到酷寒的漠北去,紛紛躲避皇帝過來的目光。
據皇帝司馬遹的意見,朝廷決定派遣一名使者結好漠北諸部。派誰出使呢?這成了各方勢力爭論的話題。出使漠北風險極大,各方勢力互相推諉,皇帝司馬遹沉默不語,實則
若觀火。
“朕瞭解,出使漠北雖比不得沙場上真刀真槍。但也需要智勇雙全之人,我大晉幅員萬里,人才濟濟,難道就沒有一人願替朕分憂?”話音剛落,朝堂內響徹一個洪亮的聲音。
“啟稟陛下,微臣願往!”眾人循聲望去,一名站在文臣末尾的年輕人意氣風發,主動請纓,正是當朝內閣次輔裴危的族人——裴嶷。此時裴嶷剛剛從關中長安大學堂畢業,經過試考後。被朝廷徵召為正七品下的尚書省都事一職。
本來今天他是沒資格入大殿。湊巧的是今天由於內閣上奏的文件比較多,他正好被派來協助閣老們管理文件。剛剛聞聽皇帝急問,眾人不敢接口,年輕人一時熱血上頭衝口而出。
“咦?這位年輕俊彥是何方神聖啊?”司馬遹倒是非常欣賞這個年輕人的膽氣。但是出於謹慎他並沒有就勢答應。
“啟奏陛下。此人乃河東人士。姓裴名嶷,字文冀,剛剛被尚書省徵為七品都事。今其受尚書省重託協助臣等管理文書。”張華趕忙出班解釋道,畢竟裴嶷一個七品官沒有權力參加朝會,若不解釋清楚人,容易引起誤會。
裴嶷?司馬遹看著站在大殿後方,年約二十的年輕人,沒想到這個人就是歷史上鮮卑人的謀主。鮮卑人能夠立國,歷史上多有此人相助。原來歷史上,裴嶷曾任滎陽太守,後投鮮卑慕容廆,任長史,主軍國之謀,助其經營遼西,招納漢族士庶,奠定前燕政權基礎,後被派奉使東晉,復任遼東相、樂太守“若愛卿出使漠北則有何設想?”
“遠而近攻、離強而合弱,這就是臣整理的出使草原的基本方針,請陛下指正!”裴嶷此人頗有心機,為人多智,他可不想一輩子時間都在無聊的機關內打轉。他希望能早
進入皇帝的法眼,這次就是他一鳴驚人的機會。
“好!愛卿果然睿智!”司馬遹不由得開口讚道。
出使漠北是個苦差事,年齡大的人還真不太合適。而司馬遹又怕年紀小的不足以承擔重擔,眼下這小子足智多謀,又主動跳了出來,那司馬遹不介意順水推舟一把。
眾人也都看出了皇帝的心思,只見張華拱手笑道:“文冀被稱為尚書省最有前途的都事郎,又是今年尚書省主持的招聘選拔而出的魁首,此去西漠北必定能大放光彩,揚我國威,微臣願意力薦!”
“微臣也願保薦!”又是一名大臣出班啟奏,卻是次輔裴危。對於裴家年輕一輩,他最看重的就是裴嶷,通過剛才一番瞭解,他知道這是裴嶷甚至是裴家的一次機會。若裴嶷此行成功,則裴家兩代人的富貴就有保障了。
司馬遹大手一揮道:“加封裴嶷為正六品的禮部主事,為使團正使,出使漠北王庭!”裴嶷接過聖旨,昂首退出大殿。
“年輕人不知天高地厚,這趟出使漠北絕對吉凶難料!”
“不錯,這個年輕人是在找火坑跳!”回到尚書省後,眾人聽到這個消息,各種幸災樂禍的議論不絕於耳,然裴嶷不為所動,徑自回府收拾行裝。
次清晨,裴嶷率領三十三個隨從,與司馬智率領的一千宿衛軍
銳一道出洛陽城,往潼關而來。為了避開匈奴人,裴嶷的使團不得不繞道關中北上。
八月的大漠正是秋高氣的時候,經過一個月的長途跋涉,裴嶷他們終於走到了草原深處,車隊一路行去,處處透著生機。
裴嶷不過二十郎當歲,再加上第一次來邊,對
外風光很
興趣,一路上興奮不已,拉著嚮導不停地問這問那。
此時的漠北草原乃是拓跋部落的天下,從拓跋力微開始,拓跋部落就有了很大發展,大漠草原各部落紛紛成為拓跋聯盟的新成員,此時拓跋部落的大單于乃是拓跋祿官。
檀石槐軍事聯盟解體後,西部大人之一的“推演”拓跋鄰率部移居匈奴故地(內蒙古河套陰山地區),拓跋鄰死,傳位於子拓跋詰汾,拓跋詰汾死,傳位於子拓跋力微。拓跋力微繼位當年,拓跋部為西部大人所滅,拓跋力微逃於沒鹿回部。
這一年為公元220年,是拓跋部有確切的紀年的開始,因拓跋力微後來被追諡為神元皇帝,故稱“神元元年”三十餘年後,拓跋力微在沒鹿回大人紇豆陵賓(姓紇豆陵,名賓。元和中,紇豆陵改姓竇,故有的史書稱他為竇賓)的幫助下“復國”後來,殺紇豆陵賓的兒子,反噬沒鹿回部,又征討西部鮮卑,發展到“控弦之士二十餘萬”公元259年,拓跋力微遷居定襄郡之盛樂城。
西晉代魏後,晉武帝任命衛瓘為“徵北大將軍、都督幽州諸軍事、幽州刺史、護烏桓校尉”衛瓘為了平定北方,設計招降分化拓跋聯盟旗下各部大人,殺死拓跋力微的長子拓跋沙漠汗,氣死拓跋力微,拓跋部遂“諸部乖離”分崩離析。
拓跋悉鹿、拓跋綽和沙漠汗之子拓跋弗相繼繼位,沒能挽救頹勢。在這種背景下,拓跋祿官被推舉為首領。
拓跋祿官重振雄風,遂將領土分割為北、中、南三塊,自領中地,居中協調。讓拓跋沙漠汗的兩個兒子拓跋猗迤、拓跋猗盧分領南、北,分頭髮展。
拓跋力微既享高壽,其長子拓跋沙漠汗年齡也不會小。拓跋祿官是拓跋力微的少子,輩份雖為叔叔,但估計年齡與拓跋猗迤、拓跋猗盧差不多大,這或許是三分部落的真正原因。
拓跋沙漠汗這倆兒子很厲害,拓跋猗迤“度漠北巡,因西略諸國,凡積五歲,諸部降附者三十餘國。”拓跋猗盧“出幷州,遷雜胡北徙雲中、五原、朔方。又西度河,擊匈奴、烏丸諸部。自杏城以北八十里,迄長城原,夾道立碣,與晉分界。”拓跋祿官居中指揮,繼續向晉稱臣,同時結好東方的宇文部、慕容部,通婚姻。原先叛離的部落大多收歸麾下,拓跋部漸漸恢復到拓跋力微時代的水平。
《魏書?序記》記載自力微以來,因為與西晉和好,所以此時拓跋部“百姓乂安,財畜富實,控弦騎士四十餘萬。”裴嶷一行人越過長城,用了約莫三,終於到達拓跋猗盧的統治中心——盛樂。
盛樂城內,狼頭軍旗高懸,拓跋猗盧可汗正召集一干猛將議事。
長子拓跋六修手按刀道:“這大晉曾經設毒計滅殺我祖父,這次出使漠北我們一定要給他們點顏
瞧瞧!”幼子拓跋比延一向和大哥不和,不論拓跋六修的意見是好是壞,他都會反對到底:“不可,不可!我們已經和匈奴漢國結仇,羞辱來使勢必會惹怒晉朝。我拓跋南部好不容易才恢復了一點元氣,還不能和大晉撕破面皮!大家不要忘了,我們所需的物資基本上來自晉朝,若對方切斷貨物來源,不知各位有何
想?”拓跋猗盧的目光如同鷹隼,他望著最疼愛的小兒子拓跋比延道:“嗯,說得不錯,我們確實不能與晉朝為敵。大晉的軍隊有多厲害,其他人不清楚,而身處雲中、九原等郡的部落頭人應該很清楚吧?”自從司馬遹收復上郡之後,晉朝就加強了北部防線,尤其是依託北部長城防線,加固了上郡治所膚施城,使得上郡成為抵擋北部胡人入侵的第一道屏障。
聽了拓跋猗盧的話,眾人腦海中浮現出晉軍在長城防線上佈置的強勁弓弩,又想起膚施城那高大的城牆,鋒利的陌刀!眾人猛不丁打了個冷顫!
拓跋猗盧面無表情的接著說道:“匈奴人割據幷州、王浚竊據幽州、司馬睿據長江而守,這些割據勢力不聽朝廷調遣,恐怕已經怒了新皇司馬遹,對這些割據勢力用兵不過是遲早的事情。我們只需要暫時與朝廷虛與委蛇即可,到時候雙方對決打得頭破血
,我等可坐收漁翁之利!”
“大汗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