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誰不怕誰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誰怕誰?
沒有比這更好勇鬥狠的無聊句子。
就是因為有這句話,所以“劍客”橫由十八才會找“遊俠”納蘭決鬥。
雪先亮。
然後才是天。
山先光。
然後才見太陽。
納蘭對破曉練劍。
——同時鍛練自己要有破天之志。
——練劍的人,要先練志;要養大志,得要先有一顆持志不懈的心。
劍客志氣要高,但心情要寬。
納蘭是個有名的遊俠,他對旭練破萬難之劍,對午陽習酷烈之劍,對晚霞練回光之劍,對皓月練明淨之劍,對月落練沉寂之劍,對萬籟俱寂練無聲之劍,對
星練快劍,對黑夜練心劍,對自己練納蘭之劍。
伴他練劍的小狗八寶。
好風如水。
山明水秀好劍光。
橫山十八則不然。
他一身傲骨,看不起別人的成就,也看不起沒有成就的人,更看不起自己現在的成就。
他常給鬥志燒痛了他自己。
他是“橫山門”天才老爹的弟子,排行十八,據說,他自幼原不知為何人所生,棄之於橫山,天才老爹撫養他長大成人,是以無名,無姓,號稱“橫山十八”橫山十八是青出於藍轉而成紅。
同門皆非其所敵。
可是他卻覺得“紅”是不夠的。
他要“紫”——他不止要大紅,還要大紫!
每年朝廷選拔武士時所舉辦的“百萬兩徵武狀元大賽”武林中各大門派都派門下最出的弟子前往。
——如何選出門中最出的子弟?
只有兩個方式:一是選自己最喜歡或最看重的,二是在門內先行選拔。
於是,比武乃從一幫一派、門內莊中直至進行到一州一府一省一城。
最後,才是“百萬兩徵武大賽”三甲之內,天子御封重賞,名利雙收,權威兩得。
——十年苦練無人問,一戰功成天下聞;這種求名得利的大好事,武林中每年一度的“俠少”選拔,誰不出盡法寶,各走門路,趨之若渴?
橫山門的天才老爹同時也是“徵武大賽”的“七大評審”之一。其他五名“評審長老”:“武林幫”幫主敖獨、“江湖派”掌門人“三山五嶽”李太絕、“意思堂”總堂主李意思、“武學功術院”院主善戰大師、還有主持“振眉師牆”的直立掌櫃,即“幫、派、堂、院、牆”合稱為“天下五大”天才老爹能成為“評審長老”之一,是因為跟一向俯從魏忠賢的首輔顧秉謙好,所以才獲此榮任。至於另外一位“評審”軒轅大目,就連“天下五大”也不敢與之相提並媲,乃因軒轅大目正是魏忠貿身邊愛將——其實大家心裡明白:就算比武的成績極好,只要軒轅大目不“霎眼”(他一向是以眨眼代替“點頭”他的頭只有在魏公公面前才點得像折了頭骨似的),一樣入不了三甲,上不了“狀元榜”是以“橫山門”的弟子特別榮耀,因為他們的師尊也同是這武林至高榮耀的選拔賽中的“七大評審長老”之一;當然,在“橫山門”裡派出代表弟子也挑選得特別嚴格,大家都想為自己打出一片江山、為師門爭得一口氣,至少,也不可折辱了“橫山”一脈的威名英風!
當時“橫山門”共有七十八名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