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南下略地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司閽道:“皇上有旨,外人不得擅入。”脫脫道:“我非外人,何妨入內。”宦官再有言,已被脫脫摔開,搶步而入,此時順帝正在秘密室中追歡取樂,忽見禿魯帖木兒匆匆入內道:“不好了!脫脫丞相闖將來了。”順帝大驚,
息著說道:“司閽何在?何不阻止?任他入內。”禿魯帖木兒道:“他乃當朝首相,權勢熏天,誰敢阻止。”順帝道:“罷了!罷了!我即出外,你且令他在外略待。”說著,穿好了衣服,慢騰騰地來至外面。
只見脫脫怒目而立,所有禿魯帖木兒等都垂頭喪氣,不敢出聲,想是已受脫脫責斥。順帝便問道:“丞相何事到此?”脫脫方收了怒容,上前叩謁,順帝傳命起立而談。脫脫謝恩起立,奏道:“乞陛下傳旨,革哈麻兄弟之職,並驅逐番僧與禿魯帖木兒等。”順帝道:“哈麻等並無罪咎,何用驅逐?”脫脫道:“古時暴君,莫如桀、紂,桀寵妹喜,禍始趙梁。紂寵妲己,禍肇費仲。
今哈麻等導主為非,何得無罪?陛下如果不加誅逐,後世將以陛下為桀、紂了。”順帝道:“哈麻系卿所薦,如何又來參劾?”脫脫道:“臣誤薦非人,亦請陛下加罪。”順帝道:“這可不必,朕思人生如電光石火一般,瞬息即滅,何妨及時行樂。
況軍國重務,有卿擔承,朕可放心,卿且讓朕一樂罷。”脫脫道:“變異迭興,寇氛張,非陛下行樂之時。陛下急宜開張聖聽,任賢去
。始可撥亂為治,返危為安,否則禍患即在目前了。”順帝道:“卿且暫退,待朕細思。”脫脫乃告辭而退。過了數
,並不見有甚旨意,各路寇報飛遞而來。又接平章政事祿壽告急,張士誠進寇揚州,殺敗達什帖木兒。脫脫只得自請出師,又上疏再劾宮中嬖倖。
順帝卻不過情面,左遷哈麻為宣政使,餘人悉置不問。一面下詔,命脫脫總督各路軍馬,魁南征。
脫脫會齊各路大軍,進討張士誠。試想張土誠哪裡抵擋得脫脫,不上幾陣,已被脫脫殺得亡魂喪膽,逃往高郵,閉門不出。脫脫正擬奮力攻城。
忽然京中有旨意下來,命河南行省左丞相太不花、中書平章政事月闊察兒、知樞密院事雪雪,代統脫脫所部。脫脫聞言,不勝驚異。帳外早巳報來,說是聖旨下。
軍中部將知道此詔必然加罪脫脫,一齊說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丞相只管討賊,不必開詔。”脫脫道:“天子有詔,我如不從,便是抗命,後世將謂我為何如人?”遂不從部下之言,延詔使入帳,俯伏聽宣。
詔中說丞相脫脫勞師費財,不勝重任,著即削職,安置淮安。將吏聞詔皆驚,脫脫面不改,頓首謝道:“臣本至愚,荷天子寵任,委以軍國重務,
夜惶懼,唯恐不克負荷。今得釋此重擔,真是出於殊恩了。”拜謝而起,送過詔使,召集將士,命他們各率所部,聽候後任節制。又命出兵甲名馬三千,分賜諸將。諸將垂淚叩謝。
客省副使哈剌答奮然而起道:“丞相若去,我輩必死他人手中,寧死在相公之前,以報知遇之恩。”說未畢,已拔劍在手,向頸一橫。
脫脫慌忙出座攔阻,已是不及,頸血四濺,陳屍地上,脫脫撫屍大哭。諸將一齊悲傷起來,哭聲如雷。脫脫哭罷,即命從厚殯葬,並將兵符封固,送太不花,自率數十騎徑赴淮安。哪知方到淮安,又有嚴旨下來,命徙甘肅行省亦集乃路。
脫脫奉詔,方才啟程,復有詔旨到來,命他轉徙雲南,並將其弟也先帖木兒由寧夏移徙四川,將脫脫長子哈刺章充戍肅州,次子三寶奴充戍蘭州,所有家產盡行籍沒。脫脫聞知,嘆口氣道:“多是我不能識人,誤薦哈麻,以至反遭其害。”原來哈麻左遷之後深恨脫脫,誓報此仇。一面囑託臺官上疏,陷害脫脫全家,一面結納寵後奇氏,內外構。順帝此時沉
酒
,哪裡還辨什麼是非,聽信了讒言,所以嚴旨迭下。
那脫脫奉命前往雲南,行至大理騰越,有知府高惠,殷勤款待,特設盛筵,請脫脫上坐。酒過數巡,忽見屏後有個年輕少女,生得杏臉桃腮,甚是美貌,行至高惠座側站立。高惠命她即席拜見。
脫脫驚問何人,高惠道:“此係小女,因公為非常之人,故願望見顏。”脫脫聞言,心下驚疑不定,口中連稱不敢。
高惠命退其女,因向脫脫道:“公此行未攜眷屬,諸事不便,小女願奉巾櫛,尚希弗嫌貔陋,收住下陳,今夕便是吉期,即可合巹。”脫脫驚道:“某乃負罪之人,何敢有屈名姝。”說畢,不肯久坐,立即起身行。
高惠再三挽留,脫脫只是不從,摔脫高惠,徑自登程。哪知因此觸怒高惠,竟派鐵甲軍監察行蹤。方抵阿輕乞地方,一聲吶喊,便將驛舍圍住。
脫脫已將死生置之度外,雖然被困,並不驚慌。不料兵還未退,都中又有密詔,特賜鴆酒一樽,令其自盡。脫脫奉詔。
也不去辨別真偽,遂向北謝恩,接過酒來,一飲而盡,須臾毒發身亡,年僅四十二歲。脫脫儀表雄偉,器宇深沉,輕財好士,不伐不矜,始終不失臣節,可稱忠盡。
唯為群小所惑,急於報復私怨,致為所陷,離而死,都中人士莫不嘆息。直至至正十二年,御史張衝代為訟冤,始詔復脫脫官爵,賜還家產,並召其二子哈剌章、三寶奴還朝。
到了至正二十六年,臺官又上言好人構陷大臣,臨敵易將,以至兵勢從此不振,盜賊縱橫。若使脫脫尚在,何至大亂若斯?乞加封功臣後嗣,並追賜爵諡。
此時天下荒亂,兵鋒四迫,順帝也覺十分追悔,立授脫脫二子官職,並命廷臣擬諡。事尚未行,明師已至,如何還顧得及此等事情,所以脫脫的諡法,沒有著落。
閒話休提,單說軍中自脫脫去後,所有的將帥,如太不花等都是膽小如鼠,一遇敵兵,就要逃走的人,如何還進討賊寇?因此亂勢愈甚。
河南的劉福通,居然奉韓林兒為小明王,僭號皇帝,建都毫州,國號大宋,改元龍鳳。福通自為丞相,分兵四出,攻掠河南郡縣,大為民害。
福通還恐勢力太孤,馳檄遠近,勾結各路梟雄,以作犄角。因此潛龍起蟄,鳴鳳朝陽,竟在濠州地方出了一位不文不武,半僧半俗的皇帝,居然能撥亂反正,剿滅群雄,驅逐胡元,統一天下。你道這位皇帝是誰?
便是大明太祖朱元璋,先世居住沛縣,徙居泗州,其父世珍,又徙居濠州。元璋年方十七,父母相繼而亡,孤苦無依,乃入皇覺寺為僧,遊食四方,後又重還寺中。
適值郭子興起兵濠州,民間不得安居,各自逃難。元璋亦思他去,便在神前占卜,去留皆屬不吉。元璋不戲笑道:“去留兩途,既皆不吉,莫非要我做皇帝麼?”言下占卜,竟得大吉之兆,遂決意還俗投軍,徑往濠州,投奔郭子興。子興奇其貌,留為親兵。
會元將徹裡不花引兵來攻,元璋隨子興出戰,奮勇突陣,竟將元兵殺敗。子興大喜,署為鎮撫,且以養女馬氏之。其時芝麻李餘黨趙均用、彭早住往投子興。
所部橫暴,幾至喧賓奪主,子興不能制。元璋見子興懦弱,知非共事之人,遂率里人湯和、徐達等,別為一軍,南下略地,這一來有分教:潛龍出水風雲會,猛虎下山神鬼驚。未知元璋往何處略且聽下回分解。